故谏议大夫鲜于公欲作新堂以传世谱名曰卓绝内相先生题其名曰蜀鲜于氏卓绝之堂某以此八字为韵作八诗盖鲜于公顷尝俾某赋之而三子以求其诗故原其古而美其今以颂美之(其六)

先生王佐材,蚤岁常数奇。

平生经纶志,白首初逢时。

经营此堂久,乞身伫归期。

堂成不及登,魂气今何之。

形式: 古风 押[支]韵

翻译

先生具有辅佐帝王的才能,年轻时就常有非凡的才智。
他一生胸怀治国大计,直到年老才遇到施展抱负的机会。
他长久以来梦想建造这个厅堂,期待着退休回归的日子。
厅堂尚未建成,他就已无法亲身体验,他的灵魂如今去了哪里呢?

注释

先生:指有威望或地位的人。
王佐材:能辅佐帝王的杰出人才。
蚤岁:年轻时。
数奇:命运奇特,常有不平凡的事迹。
经纶:筹划治理国家大事。
白首:老年。
初逢时:初次遇到好时机。
经营:规划和建设。
堂:厅堂。
乞身:请求退休。
及:等到。
魂气:灵魂。
何之:去了哪里。

鉴赏

这首诗是南宋时期诗人李廌所作,描绘的是对朋友王佐材建新堂的祝福与怀念。诗中表达了对友情深厚的纪念,同时也寄寓了对未来的美好愿景。

"先生王佐材,蚤岁常数奇" 一句,以“蚤”字形容年轻时期之轻盈,显示出对王佐材早年才华横溢的赞赏。"平生经纶志,白首初逢时" 表示诗人对于朋友一生的抱负与志向给予肯定,即使到了晚年,也是第一次真正理解和遇见这份时光。

接着,"经营此堂久,乞身伫归期" 句述了王佐材对新堂的精心打造与期待,而“乞身伫归期”则透露出诗人希望能亲眼目睹堂成并得到休息的愿望。

然而,“堂成不及登,魂气今何之” 一句,则表达了一个悲凉的情感——在新堂建成之前,王佐材已经去世,无法亲自踏足这座他曾经精心策划的建筑。"魂气今何之" 强调了对逝者的怀念与不舍。

整首诗通过对友人王佐材的一生才华和最后遗愿的缅怀,表达了诗人对于友谊、时代变迁以及生命无常的深刻感悟。同时,这也反映出李廌作为朋友的深情厚谊,以及他对文学艺术的高超造诣。

收录诗词(437)

李廌(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又号齐南先生、太华逸民。汉族。6岁而孤,能发奋自学。少以文为苏轼所知,誉之为有“万人敌”之才。由此成为“苏门六君子”之一。中年应举落第,绝意仕进,定居长社(今河南长葛县),直至去世。文章喜论古今治乱,辨而中理

  • 字:方叔
  • 号:德隅斋
  • 籍贯:华州(今陕西华县)
  • 生卒年:zhì)(1059-1109

相关古诗词

故谏议大夫鲜于公欲作新堂以传世谱名曰卓绝内相先生题其名曰蜀鲜于氏卓绝之堂某以此八字为韵作八诗盖鲜于公顷尝俾某赋之而三子以求其诗故原其古而美其今以颂美之(其二)

左蜀富山水,锦屏秀而鲜。

卿云常氤氲,佳气所盘旋。

蕴此天地灵,并生文武贤。

称忠著甲令,节制控两川。

形式: 古风 押[先]韵

故谏议大夫鲜于公欲作新堂以传世谱名曰卓绝内相先生题其名曰蜀鲜于氏卓绝之堂某以此八字为韵作八诗盖鲜于公顷尝俾某赋之而三子以求其诗故原其古而美其今以颂美之(其八)

吾观孔父鼎,知有名世哲。

英英大谏公,克世嗣前烈。

翱翔金銮坡,白首贯忠节。

后昆有斯人,谱系愈卓绝。

形式: 古风 押[屑]韵

故谏议大夫鲜于公欲作新堂以传世谱名曰卓绝内相先生题其名曰蜀鲜于氏卓绝之堂某以此八字为韵作八诗盖鲜于公顷尝俾某赋之而三子以求其诗故原其古而美其今以颂美之(其三)

天地西设险,剑外分野殊。

君家万里侯,支郡许专诛。

威名詟华夷,玉帛走易于。

韡韡常棣华,煌煌驷马车。

形式: 古风

故谏议大夫鲜于公欲作新堂以传世谱名曰卓绝内相先生题其名曰蜀鲜于氏卓绝之堂某以此八字为韵作八诗盖鲜于公顷尝俾某赋之而三子以求其诗故原其古而美其今以颂美之(其一)

商朝有仁人,为奴耻荣禄。

九畴传帝秘,八教清濊俗。

苗裔散诸华,庆泽钟左蜀。

峥嵘多望人,冠冕称盛族。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