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剪梅(其一)

尘洒衣裾客路长。霜林已晚,秋蕊犹香。

别离触处是悲凉。梦里青楼,不忍思量。

天宇沈沈落日黄。云遮望眼,山割愁肠。

满怀珠玉泪浪浪。欲倩西风,吹到兰房。

形式: 词牌: 一剪梅

鉴赏

这首词描绘了一幅旅途中的秋日景象,以辛弃疾的笔触展现出深深的离别之情。"尘洒衣裾客路长"开篇,形象地刻画了行者长途跋涉,衣襟沾满尘土的画面,暗示旅途的艰辛与漫长。"霜林已晚,秋蕊犹香"则通过对比,渲染出秋意浓厚的环境,虽然时已傍晚,但仍有秋花散发香气,为凄凉的氛围增添一丝生机。

"别离触处是悲凉"直接点明主题,表达了词人对离别的深深哀伤,无论何处都能感受到那份凄凉。接下来的"梦里青楼,不忍思量"进一步深化情感,即使在梦境中,那曾经的欢愉之地也让人难以承受思念之苦。

"天宇沈沈落日黄"描绘了黄昏时分,夕阳低垂的景象,暗含时光流逝和孤独感。"云遮望眼,山割愁肠"运用夸张手法,表达词人因远眺而生的愁绪,仿佛连山峦都在切割着他的心肠,形象生动。

最后两句"满怀珠玉泪浪浪,欲倩西风,吹到兰房"直抒胸臆,词人的眼泪如珠玉般滚落,他希望借助西风将这满腔愁绪带到远方的闺房,寄托对亲人的深深思念。整体来看,这首词情感深沉,语言优美,展现了辛弃疾独特的豪放词风中蕴含的细腻情感。

收录诗词(762)

辛弃疾(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南宋词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汉族。出生时,中原已为金兵所占。21岁参加抗金义军,不久归南宋。历任湖北、江西、湖南、福建、浙东安抚使等职。一生力主抗金。曾上《美芹十论》与《九议》,条陈战守之策。其词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对当时执政者的屈辱求和颇多谴责;也有不少吟咏祖国河山的作品。题材广阔又善化用前人典故入词,风格沉雄豪迈又不乏细腻柔媚之处。由于的抗金主张与当政的主和派政见不合,后被弹劾落职,退隐江西带湖

  • 籍贯:历城(今山东济南)
  • 生卒年:1140-1207

相关古诗词

一剪梅(其二)

歌罢尊空月坠西。百花门外,烟翠霏微。

绛纱笼烛照于飞。归去来兮。归去来兮。

酒入香腮分外宜。行行问道,还肯相随。

娇羞无力应人迟。何幸如之。何幸如之。

形式: 词牌: 一剪梅

一剪梅(其一)

记得同烧此夜香,人在回廊,月在回廊。

而今独自睚昏黄,行也思量,坐也思量。

锦字都来三两行,千断人肠,万断人肠。

雁儿何处是仙乡?来也恓惶,去也恓惶。

形式: 词牌: 一剪梅

一剪梅.中秋无月

忆对中秋丹桂丛,花也杯中,月也杯中。今宵楼上一尊同,云湿纱窗,雨湿纱窗。

浑欲乘风问化工,路也难通,信也难通。满堂唯有烛花红,歌且从容,杯且从容。

形式: 词牌: 一剪梅

一落索.信守王道夫席上和赵达夫赋金林檎韵

锦帐如云处。高不知重数。

夜深银烛泪成行,算都把、心期付。莫待燕飞泥污。

问花花诉。不知花定有情无,似却怕、新词妒。

形式: 词牌: 一落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