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请上人

曲径绕丛林,钟声杂梵音。

松风吹定衲,萝月照禅心。

抚景吟行远,谈玄入悟深。

不能尘鞅脱,聊复一登临。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侵]韵

翻译

弯曲的小路穿过茂密的树林,钟声与佛经诵读声交织在一起。
松风轻轻吹过,僧人的衲衣随之飘动,月光下的藤蔓照亮了禅者的内心。
我边欣赏景色边缓缓吟诗远行,深入探讨玄奥的哲理。
虽然无法完全摆脱尘世的束缚,但还是暂且来此登高望远。

注释

曲径:弯曲的小路。
丛林:茂密的树林。
钟声:寺庙的钟声。
梵音:佛经诵读声。
松风:清凉的松树风。
衲:僧人的袍子。
萝月:藤蔓下的月亮。
禅心:禅者的内心。
抚景:欣赏景色。
吟行:边走边吟诗。
谈玄:探讨深奥的哲学。
悟深:深入理解。
尘鞅:尘世的束缚。
聊复:姑且。
登临:登高望远。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修行者访问高僧的场景,通过对自然环境和心灵状态的细腻描写,展现了禅宗以自然悟道、超脱尘世的修养境界。

"曲径绕丛林,钟声杂梵音" 一句,以蜿蜒曲折的小路和丛生的树木作为背景,营造出一种幽静深远的氛围。同时,钟声与梵音交织在一起,使人感到一股清净之气。

"松风吹定衲,萝月照禅心" 中,“松风”象征着清高脱俗,而“吹定衲”则是修行者的衣衫随风飘动,显示出一种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境界。夜晚的明亮月光(萝月)映照在禅者的心灵之上,寓意着心灵的澄明与内在的平静。

"抚景吟行远,谈玄入悟深" 表现了诗人在自然美景中徜徉,吟咏着诗歌,心灵逐渐飞扬而至更为广阔和深邃的境界。与高僧对话,探讨玄妙的禅理,内心获得更深层次的理解和领悟。

"不能尘鞅脱,聊复一登临" 反映出诗人虽然难以彻底摆脱尘世羁绊,但仍然希望能够再次攀登高处,以寻求精神上的超脱和解脱。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与心灵的描写,传达了诗人对于超越物质世界、追求精神境界的向往。

收录诗词(69)

牟融(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东汉官员。学问渊博,初以《大夏侯尚书》教授学生数百人,在乡里很有名。后举茂才,任丰县县令。在任三年,政绩为州郡第一。后入朝任职,历任司隶校尉、大鸿胪、大司农、司空、太尉等。在职尽责,很有能力,受到百官敬畏、皇帝称颂。建初四年(公元79年),去世。著有《牟子》二卷

  • 字:子优
  • 籍贯:北海安丘
  • 生卒年:?―公元79年3月26日

相关古诗词

过蠡湖

东湖烟水浩漫漫,湘浦秋声入夜寒。

风外暗香飘落粉,月中清影无离鸾。

多情袁尹频移席,有道乔仙独倚阑。

几度篝帘相对处,无边诗思到吟坛。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

沈存尚林亭夜宴

草堂寂寂景偏幽,到此令人一纵眸。

松菊寒香三径晚,桑榆烟景两淮秋。

近山红叶堆林屋,隔浦青帘拂画楼。

终日忘情能自乐,清尊应得遣闲愁。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邵公母

搔首惊闻楚些歌,拂衣归去泪悬河。

劬劳常想三春恨,思养其如寸草何。

浙水梦怀千里远,苏台愁望白云多。

伤心独有黄堂客,几度临风咏蓼莪。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歌]韵

陈使君山庄

新卜幽居地自偏,士林争羡使君贤。

数椽潇洒临溪屋,十亩膏腴附郭田。

流水断桥芳草路,淡烟疏雨落花天。

秋成准拟重来此,沈醉何妨一榻眠。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