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蠡湖

东湖烟水浩漫漫,湘浦秋声入夜寒。

风外暗香飘落粉,月中清影无离鸾。

多情袁尹频移席,有道乔仙独倚阑。

几度篝帘相对处,无边诗思到吟坛。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秋夜湖边的静谧画面。"东湖烟水浩漫漫"一句,通过对湖水迷雾的描述,展现了自然景观的辽阔与深远之美。接着,“湘浦秋声入夜寒”则描绘出秋夜的宁静与凉意,这里的“秋声”可能是指蟋蟀鸣叫的声音,或是更广义的秋季自然界的声音,营造了一种清冷的氛围。

在下一句,“风外暗香飘落粉”,诗人捕捉了微妙的情感——即便是在无形的风中,也能感受到花香随风飘散,如同细腻的粉末,这里可能指的是菊花或其他秋季开花植物,透露出一种淡雅而又难以捉摸的美。

紧接着,“月中清影无离鸾”,月光下的水面波澜不惊,倒映出清晰的湖岸线条,而“离鸾”二字,常指古代神话中的仙鸟,这里可能暗喻诗人心中的某种超脱尘世之想。

在接下来的几句,“多情袁尹频移席,有道乔仙独倚阑”,诗人写出了自己的情感变化与对高洁境界的向往。"多情"二字,表明诗人性格中有着丰富的情感,而“袁尹”则可能指代诗人自己,或是某种特定的情感状态。接着,“乔仙独倚阑”,则展示了诗人对于超凡脱俗的追求,这里的“乔仙”可能是对一位隐逸之士的称呼,而“独倚阑”则表现出一种孤高和自在。

最后两句,“几度篝帘相对处,无边诗思到吟坛”,诗人通过反复提及与某人(或某种情感状态)的面对,表达了自己内心深处的无限思绪。"无边诗思"则展现出诗人的创作灵感是源远流长而又无法穷尽的,而“吟坛”可能暗指古代文人聚会吟咏诗歌的地方,或者是某种精神上的高峰。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和内心情感世界的深刻表达,展现了诗人独特的情感体验与审美追求。

收录诗词(69)

牟融(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东汉官员。学问渊博,初以《大夏侯尚书》教授学生数百人,在乡里很有名。后举茂才,任丰县县令。在任三年,政绩为州郡第一。后入朝任职,历任司隶校尉、大鸿胪、大司农、司空、太尉等。在职尽责,很有能力,受到百官敬畏、皇帝称颂。建初四年(公元79年),去世。著有《牟子》二卷

  • 字:子优
  • 籍贯:北海安丘
  • 生卒年:?―公元79年3月26日

相关古诗词

沈存尚林亭夜宴

草堂寂寂景偏幽,到此令人一纵眸。

松菊寒香三径晚,桑榆烟景两淮秋。

近山红叶堆林屋,隔浦青帘拂画楼。

终日忘情能自乐,清尊应得遣闲愁。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邵公母

搔首惊闻楚些歌,拂衣归去泪悬河。

劬劳常想三春恨,思养其如寸草何。

浙水梦怀千里远,苏台愁望白云多。

伤心独有黄堂客,几度临风咏蓼莪。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歌]韵

陈使君山庄

新卜幽居地自偏,士林争羡使君贤。

数椽潇洒临溪屋,十亩膏腴附郭田。

流水断桥芳草路,淡烟疏雨落花天。

秋成准拟重来此,沈醉何妨一榻眠。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客中作

十年江汉客,几度帝京游。

迹比风前叶,身如水上鸥。

醉吟愁里月,羞对镜中秋。

怅望频回首,西风忆故丘。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