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使君山庄

新卜幽居地自偏,士林争羡使君贤。

数椽潇洒临溪屋,十亩膏腴附郭田。

流水断桥芳草路,淡烟疏雨落花天。

秋成准拟重来此,沈醉何妨一榻眠。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翻译

新近选中了一处幽静的居所,位置偏僻却自得其乐,文人士大夫们都羡慕这里的主人品行高洁。
几间简朴的小屋依傍着溪流而建,十亩肥沃的土地紧邻城郊,显示出主人的田园生活理想。
小桥流水旁,芳草铺就的小径上,淡淡的烟雾和稀疏的细雨伴随着落花,营造出宁静的氛围。
丰收季节到来时,我计划再次来访,沉醉在这美景中,不妨一躺而眠,享受悠闲时光。

注释

新卜:新近选择。
幽居:隐居之地。
自偏:自然偏僻。
士林:文人士大夫群体。
使君:古代对县令的尊称,这里指主人。
贤:品德高尚。
数椽:几间。
潇洒:简朴而不失雅致。
临溪屋:靠溪边的房子。
膏腴:肥沃。
附郭田:靠近城墙的农田。
流水:小溪流水。
断桥:有缺口的桥。
落花天:落花纷飞的日子。
秋成:秋季丰收。
准拟:打算。
沈醉:沉醉。
何妨:不妨。
一榻眠:躺在一张榻上睡觉。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隐逸生活的意境,诗人在描述自己所居之地时,用“新卜幽居”四字表达了对孤独与静谧环境的向往。"士林争羡使君贤"则透露出诗人对于主人(使君)品德的赞赏。

接下来的两句“数椽潇洒临溪屋,十亩膏腴附郭田”生动地描绘了山庄的景观和位置。这里的“数椽”指的是简易的屋宇,“潇洒”形容水流的潺潺声;“十亩膏腴”则是对田地肥沃状况的写照。

"流水断桥芳草路,淡烟疏雨落花天"四句中,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致描绘,如流水、断桥、芳草和疏雨,营造出一种恬静悠闲的氛围。这里的“断桥”可能是指一座古旧或废弃的小桥,而“淡烟疏雨落花天”则是一幅春末夏初时节的景象。

最后两句"秋成准拟重来此,沈醉何妨一榻眠"表达了诗人对于未来再次回到这个地方的期待和对这种生活方式的享受。这里的“秋成”可能指的是农作物成熟的季节,“准拟”是准备、打算之意;“沈醉”则形容沉浸在某种美好的状态中无法自拔。

整首诗通过对山庄自然景观和生活状态的细腻描绘,展示了诗人对于隐逸生活的向往以及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

收录诗词(69)

牟融(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东汉官员。学问渊博,初以《大夏侯尚书》教授学生数百人,在乡里很有名。后举茂才,任丰县县令。在任三年,政绩为州郡第一。后入朝任职,历任司隶校尉、大鸿胪、大司农、司空、太尉等。在职尽责,很有能力,受到百官敬畏、皇帝称颂。建初四年(公元79年),去世。著有《牟子》二卷

  • 字:子优
  • 籍贯:北海安丘
  • 生卒年:?―公元79年3月26日

相关古诗词

客中作

十年江汉客,几度帝京游。

迹比风前叶,身如水上鸥。

醉吟愁里月,羞对镜中秋。

怅望频回首,西风忆故丘。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

客中作

异乡岁晚怅离怀,游子驱驰愧不才。

夜夜砧声催客去,年年雁影带寒来。

半林残叶迎霜落,三径黄花近节开。

几度无聊倍惆怅,临风搔首独兴哀。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客中作

千里云山恋旧游,寒窗凉雨夜悠悠。

浮亭花竹频劳梦,别路风烟半是愁。

芳草傍人空对酒,流年多病倦登楼。

一杯重向樽前醉,莫遣相思累白头。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春日山亭

醉来重整华阳巾,搔首惊看白发新。

莫道愁多因病酒,只缘命薄不辞贫。

龙鱼失水难为用,龟玉蒙尘未见珍。

正是圣朝全盛日,讵知林下有闲人。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