昌平学宫傍有刘谏议祠翰林诸寮陵祀则寓止祠下予昔备员史官尝两至焉追忆旧游简吴学士王徐二太史(其一)

瀛馆虚尘榻,香灯伴古祠。

衣冠秋祀到,风节里贤思。

堂近栖鸾树,泉分采藻池。

俊僚来衮衮,仍续旧题诗。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

鉴赏

此诗描绘了昌平学宫旁刘谏议祠的景致与氛围,以及诗人严嵩对往昔在祠中停留、祭祀的经历的回忆。首句“瀛馆虚尘榻”以“瀛馆”象征学宫的清幽与庄严,空置的“尘榻”则暗示了历史的沉淀与过往的荣光。接着,“香灯伴古祠”一句,通过“香灯”与“古祠”的搭配,营造出一种庄严肃穆、充满历史韵味的场景。

“衣冠秋祀到,风节里贤思”两句,进一步深化了主题,将祭祀活动与对先贤的缅怀结合,表达了对道德风范和高尚人格的敬仰。接下来,“堂近栖鸾树,泉分采藻池”描绘了学宫周边自然环境的优美,以及与之相映成趣的文化景观,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美好愿景。

最后,“俊僚来衮衮,仍续旧题诗”则展现了学宫作为文化传承之地的活力与延续性,俊才云集,不仅参与祭祀活动,还留下诗篇,延续了历史的记忆与文化的传承。整首诗通过对学宫及其附属建筑的描绘,以及对历史人物与文化传统的颂扬,展现了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和对知识、道德的尊崇之情。

收录诗词(1105)

严嵩(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昌平学宫傍有刘谏议祠翰林诸寮陵祀则寓止祠下予昔备员史官尝两至焉追忆旧游简吴学士王徐二太史(其二)

谢公墩尚在,贾传井依然。

问讯祠前柏,怀予系马年。

并游看玉树,分直想金莲。

巳是仙凡隔,衰庸愧后贤。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

清河村舍与闻唐二公小酌

十里清河去未遥,暖烟秋色过枫桥。

柳条惊风故零乱,茆屋枕溪还寂寥。

谁家砧杵敲寒练,客子风尘换敝貂。

乘兴且倾黄菊酒,还家须忆紫宸朝。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萧]韵

送林石崖都宪

中丞出镇在扶风,共说登台两世同。

天语宣廷催拥传,霜威满路避乘骢。

簪缨独继家声贵,斧钺荣兼节制崇。

宵旰忧勤问民瘼,几回书奏大明宫。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赠陈都帅

平生仗奇节,感激与谁论。

报主丹心切,参戎伟绩存。

营锋百阵合,漕粟万舟屯。

受诏辞皇邑,驱车还里门。

龙泉别壮士,春草忆王孙。

闻有飞章荐,重来谒至尊。

形式: 排律 押[元]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