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山会(其三)四明重阳泛舟月湖

佳节明朝九。彩舫凌虚,共醉西风酒。湖光蓝滴透。

云浪碎、巧学波纹吹皱。

碧落杳无边,但玉削,千峰寒瘦。

留连久,秋容似洗,月华如昼。

回头南楚东徐,暝霭苍烟,处处空刁斗。

山公今健否。功名事、付与年时交旧。

白发苦欺人,尚堪插、黄花盈首。

归去也、东篱好在,觅渊明友。

形式: 词牌: 龙山会

鉴赏

这首宋词《龙山会·其三》是赵以夫的作品,描绘了重阳节的欢乐场景和对自然景色的赞美,以及对友人和隐逸生活的怀念。"佳节明朝九"点出重阳节即将来临,"彩舫凌虚,共醉西风酒"展现了节日的热闹气氛和饮酒作乐的情景。"湖光蓝滴透,云浪碎、巧学波纹吹皱"运用比喻,描绘了月湖水色的清澈和微风轻拂下的波光云影。

"碧落杳无边,但玉削,千峰寒瘦"写出了天空的辽阔和山峰的峻峭,营造出一种清冷而壮美的意境。"秋容似洗,月华如昼"进一步渲染了秋天的明亮和洁净,表达了诗人对自然景色的喜爱。

下片转向对友人的思念和对功名的淡泊态度,"山公今健否"借典故表达对友人的关心,"功名事、付与年时交旧"流露出对过去的回忆和对现世的超脱。"白发苦欺人,尚堪插、黄花盈首"以白发自嘲,却仍怀有插花的雅兴,体现了诗人豁达的人生态度。

最后,诗人表达了归隐的愿望,"归去也、东篱好在,觅渊明友"借用陶渊明的典故,表达了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和对知音的寻找。整首词情感丰富,既有节日的欢愉,又有对人生的深沉思考,展现了赵以夫的才情和心境。

收录诗词(69)

赵以夫(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南宋嘉定十年(1217)进士。历知邵武军、漳州,皆有治绩。嘉熙初(1237),为枢密都承旨兼国史院编修官。二年,知庆元府兼沿海制置副使,四年,复除枢密都承旨,淳祐五年(1245),出知建康府,七年,知平江府。以资政殿学士致仕。有《虚斋乐府》

  • 字:用父
  • 号:虚斋
  • 籍贯:福建省福州府长乐县(今福建省福州市长乐区)
  • 生卒年:1189-1256

相关古诗词

龙山会(其二)

九日无风雨。一笑凭高,浩气横秋宇。群峰青可数。

寒城小、一水萦回如缕。

西北最关情,漫遥指、东徐南楚。

黯销魂,斜阳冉冉,雁声悲苦。

今朝黄菊依然,重上南楼,草草成欢聚。

诗朋休浪赋。旧题处、俯仰已随尘土。

莫放酒行疏,清漏短、凉蟾当午。

也全胜、白衣未至,独醒凝伫。

形式: 词牌: 龙山会

龙山会(其一)南丰登高

重整登高屐。群玉峰头,万里秋无极。远山青欲滴。

新雁过、缥缈孤云天北。

烟入小桥低,水痕退、寒流澄碧。

对佳辰,惊心客里,鬓丝堪摘。

风流晋宋诸贤,骑台龙山,俯仰皆陈迹。

凭阑看落日。嗟往事、唯有黄花如昔。

醉袖舞西风,任教笑、参差凫舄。

但回首、东篱久负,有谁知得。

形式: 词牌: 龙山会

扬州慢.诸贤咏赏琼花之次日,复得牡丹数枝,方兹溪又以词来索和,遂并为二花著语

梁苑吟新,高阳饮散,玉容寂寞妆楼。

故人应念我,折赠水晶球。

不须倩、东风说与,吹箫云路,解佩江流。

似天涯、邂逅相逢,低问东州。

为花更醉,细挼香、酒面酥浮。

记桥月同看,帘风共笑,仙枕曾游。

无奈乍晴还雨,江天暮、飞絮悠悠。

莫先教偷取,春归满地清愁。

形式: 词牌: 扬州慢

扬州慢

十里春风,二分明月,蕊仙飞下琼楼。

看冰花剪剪,拥碎玉成毬。

想长日、云阶伫立,太真肌骨,飞燕风流。

敛群芳、清丽精神,都付扬州。

雨窗数朵,梦惊回、天际香浮。

似阆苑花神,怜人冷落,骑鹤来游。

为问竹西风景,长空淡、烟水悠悠。

又黄昏,羌管孤城,吹起新愁。

形式: 词牌: 扬州慢 押[尤]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