揖翠轩

箬笠蓑衣一叶舟,西风吹我与同游。

洋洋盈耳松声乱,亹亹逼人山翠浮。

讲罢已闻花雨落,心清暗与妙香投。

道人居士忘机久,一饱关门相对休。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翻译

戴着斗笠披着蓑衣,乘一叶小舟漂泊,西风中我和朋友一同游玩。
松涛声声入耳,纷乱而悠扬,山色翠绿逼人眼。
讲解完毕,只听花雨飘落,心中清净,暗自沉醉于美妙的香气中。
修行者居士早已忘却机心,饱餐一顿后,关门静坐,享受这份宁静。

注释

箬笠:竹编的斗笠。
蓑衣:用草或棕编制成的雨衣。
一叶舟:形容小船像一片叶子轻盈。
西风:秋风或晚风。
同游:一起游玩。
洋洋:形容声音宏大。
松声乱:松涛声杂乱。
亹亹:连续不断的样子。
山翠浮:山色仿佛在浮动。
花雨落:花瓣如雨落下。
心清:心境清澈。
妙香:美妙的香气。
道人:指修道之人。
居士:居家修行的人。
忘机:忘记世俗机心。
相对休:相对静坐休息。

鉴赏

箬笠蓑衣一叶舟,西风吹我与同游。这两句描绘了诗人乘坐小舟,在西风的吹送下,与自然和解,为旅行画上了生动的图景。"箬笠蓑衣"形象地表达了简朴的生活状态,而"一叶舟"则给人以飘逸自如之感。

洋洋盈耳松声乱,亹亹逼人山翠浮。这两句通过对声音和景色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对于自然美景的深切体验。"洋洋盈耳"传达了一种充满而不喧哗的声音效果,而"亹亹逼人山翠浮"则形容了山色给人的感觉,如同波涛汹涌,层次分明。

讲罢已闻花雨落,心清暗与妙香投。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在自然环境中的感受和内心的平静。"讲罢已闻花雨落"中,“花雨”往往象征着春天的到来,而这里则可能是指一种精神状态;"心清暗与妙香投"则形容了一种超然物外的心境,仿佛一切都融入了自然之中。

道人居士忘机久,一饱关门相对休。这两句诗描绘了诗人与友人的生活状态和精神追求。"道人居士"指的是修行者或隐逸之士,而"忘机久"则表明他们已经远离世俗的纷扰;"一饱关门相对休"则展示了一种简单而满足的生活态度,他们在物质上不求过度,内心早已达到一种平静和满足。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声音以及个人内心世界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于生命本真状态的向往,以及与大自然之间和谐共生的理想。

收录诗词(359)

朱翌(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舒州(今安徽潜山)人,卜居四明鄞县(今属浙欲)。绍兴八年(1138),除秘书省正字,迁校书郎、兼实录院检讨官、祠部员外郎、秘书少监、起居舍人。十一年,为中书舍人。秦桧恶他不附己,谪居韶州十九年。桧死,充秘阁修撰,出知宣州、平欲府。乾道三年卒,年七十一。名山胜景,游览殆

  • 号:潜山居士
  • 籍贯:省事老
  • 生卒年:1097—1167

相关古诗词

游玉泉(其一)

坡陀石上大绅垂,踞石跏趺世虑微。

奉引有春扶屐去,送归生月带星稀。

一时花木助欢笑,四顾风云入指挥。

是日乃书惊蛰节,鸣蛙已傍小池归。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

游玉泉(其二)

款段寻山不著鞭,每逢佳处且周旋。

生无一字誇金谷,喜与诸公会玉泉。

雷转正喧三级浪,绅垂直自九重天。

有能庚伏留终日,大胜朝堂食万钱。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游江医园江避贼归四年花木皆再种已开花著子矣

避地归来四阅春,春来草木尽青青。

桃花暖逐桃花水,竹叶光临竹叶瓶。

闭户自求安乐法,活人时说卫生经。

移床却就溪边坐,照我新生白发星。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青]韵

游紫微洞

堂堂胜境久潜幽,经始锄荒用我谋。

日照洞门开户牖,霜飞暑路索衣裘。

鞭笞鸾凤天将近,弹压山川酒不休。

大费骚人题品力,薜萝俱挽入雕锼。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