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色雀,并引

粲粲五色羽,炎方凤之徒。

青黄缟玄服,翼卫两绂朱。

仁心知闵农,常告雨霁符。

我穷惟四壁,破屋无瞻乌。

惠然此粲者,来集竹与梧。

锵鸣如玉佩,意欲相嬉娱。

寂寞两黎生,食菜真臞儒。

小圃散春物,野桃陈雪肤。

举杯得一笑,见此红鸾雏。

高情如飞仙,未易握粟呼。

胡为去复来,眷眷岂属吾。

回翔天壤间,何必怀此都。

形式: 古风 押[虞]韵

翻译

色彩斑斓的羽毛在闪耀,它们是南方凤凰一类的鸟。
身着青黄缟玄的服饰,翅膀两侧挂着红色的装饰。
心怀仁爱,深知农民的艰辛,常常祈求雨过天晴的吉祥象征。
我身处贫寒,只有四面墙壁,破屋中连乌鸦也难觅。
这位恩惠之人,来到竹林和梧桐树下,带来生机。
它们鸣叫如玉佩碰撞,似乎想与人共乐。
两个孤独的农夫,以蔬菜为食,生活清贫。
小小的菜园散发出春天的气息,野桃树上结出洁白的果实。
举杯欢笑,见到新生的红鸾鸟让我欣喜。
高尚的情操如同飞仙,不易用世俗的馈赠打动。
为何离去又归来,深情厚意并非属于我。
在天地间翱翔,何必执着于尘世的牵挂。

注释

粲粲:鲜明灿烂。
炎方:南方炎热之地。
翼卫:翅膀护卫。
仁心:仁爱之心。
闵农:怜悯农民。
破屋:破旧的房屋。
惠然:恩惠的样子。
锵鸣:清脆的鸣叫。
食菜:以蔬菜为食。
红鸾雏:新生的红鸾鸟。
高情:高尚的情感。
眷眷岂属吾:深情厚意怎能属于我。
回翔:盘旋飞翔。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自然画面和诗人与自然的情感交流。开头“粲粲五色羽,炎方凤之徒”两句,以生动的笔触勾勒出一只色彩斑斓、宛如凤凰的五色雀,其鲜明的色泽仿佛在阳光下闪耀。接着“青黄缟玄服,翼卫两绂朱”继续描写这只鸟的华丽装饰和它那精致的羽翼保护。

诗人随后转向内心的情感表达,“仁心知闵农,常告雨霁符”显现了诗人对农事的关切,以及希望天气适宜,以便于农业生产。然而,这种关怀与现实中的困顿形成鲜明对比:“我穷惟四壁,破屋无瞻乌。”这是一个贫困的环境,连乌鸦都不会光顾。

接下来的“惠然此粲者,来集竹与梧”则展现了诗人对于五色雀的喜悦,它似乎在竹林和梧桐间自由翱翔。随后的“锵鸣如玉佩,意欲相嬉娱”则是对这只鸟鸣叫声的描绘,如同玉制的佩饰一般清脆悦耳,诗人甚至有与之嬉戏的冲动。

然而,生活中的苦难并未消失,“寂寞两黎生,食菜真臞儒”透露出一种孤独和贫困的生活状态。即便如此,自然依然给予诗人安慰:“小圃散春物,野桃陈雪肤。”春天的到来带来了新的生命力,即使是被雪覆盖的野桃也显得生机勃勃。

“举杯得一笑,见此红鸾雏”则是在这种环境中,诗人仍能找到快乐,他举杯庆幸能够看到那只色彩鲜艳的小鸟。紧接着,“高情如飞仙,未易握粟呼”表达了诗人的高洁情操和不愿被世俗所羁绊的心态。

最后,“胡为去复来,眷眷岂属吾。回翔天壤间,何必怀此都。”则是诗人对五色雀的离去感到惋惜,同时也在反思这种执着,是不是有些过头了。在这广阔的世界里,为什么要对某一处所执着呢?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美景和生灵的细腻描写,以及诗人内心情感的流露,展现了一种超脱世俗、与自然合一的诗意。

收录诗词(3229)

苏轼(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和仲,、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祖籍河北栾城,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历史治水名人。是北宋中期文坛领袖,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很高成就。文纵横恣肆;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善书,“宋四家”之一;擅长文人画,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作品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潇湘竹石图卷》《古木怪石图卷》等

  • 字:子瞻
  • 号:铁冠道人
  • 籍贯:眉州眉山(四川省眉山市)

相关古诗词

题过所画枯木竹石三首(其一)

老可能为竹写真,小坡今与石传神。

山僧自觉菩提长,心境都将付卧轮。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真]韵

题过所画枯木竹石三首(其二)

散木支离得自全,交柯蚴蟉欲相缠。

不须更说能鸣雁,要以空中得尽年。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先]韵

题过所画枯木竹石三首(其三)

倦看涩勒暗蛮村,乱棘孤藤束瘴根。

惟有长身六君子,猗猗犹得似淇园。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元]韵

安期生,并引

安期本策士,平日交蒯通。

尝干重瞳子,不见隆准公。

应如鲁仲连,抵掌吐长虹。

难堪踞床洗,宁挹扛鼎雄。

事既两大缪,飘然籋遗风。

乃知经世士,出世或乘龙。

岂比山泽臞,忍饥啖柏松。

纵使偶不死,正堪为仆僮。

茂陵秋风客,望祖犹蚁蜂。

海上如瓜枣,可闻不可逢。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