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过所画枯木竹石三首(其二)

散木支离得自全,交柯蚴蟉欲相缠。

不须更说能鸣雁,要以空中得尽年。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先]韵

翻译

这株无用的树木虽然分散零落,却能保持自我完整。
枝条交错盘旋,仿佛想要相互缠绕。

注释

散木:形容树木不成材,无用之木。
支离:分散零落,不整齐。
得自全:保持自我完整。
交柯:枝条交错。
蚴蟉:形容树枝弯曲盘旋的样子。
相缠:相互缠绕。
不须:不必。
更说:再说。
能鸣雁:能像会报信的大雁。
要以:就是要通过。
空中:在天空中。
尽年:度过一生。

鉴赏

这段诗句出自北宋文学家、书画家苏轼的《题过所画枯木竹石三首(其二)》。诗中通过描绘枯木和竹石,表达了诗人对自然景物的深切感悟。

"散木支离得自全" 描写的是枯木的形态,它们虽然零散,但每一部分都保持着自己的完整性。这不仅是对自然之物的观察,也隐含了作者对于独立和完整个性的赞赏。

"交柯蚴蟉欲相缠" 则描绘了一种生命力顽强的画面,即便是在枯木上,仍有蚕食叶、蜘蛛结网的情景。这是对自然界中生存竞争和循环的一种写照。

"不须更说能鸣雁,要以空中得尽年" 这两句表达了诗人通过观赏自然之物,即使是在枯木和竹石的画面中,也能够感悟到时间的流转和生命的轮回。这里的“鸣雁”是指大雁,古代常用它来象征季节更替,而“空中得尽年”则是通过观察自然界中的变化来领会一年四季的更迭。

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展现了苏轼精湛的艺术造诣,更透露了他深邃的人生哲思。

收录诗词(3229)

苏轼(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和仲,、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祖籍河北栾城,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历史治水名人。是北宋中期文坛领袖,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很高成就。文纵横恣肆;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善书,“宋四家”之一;擅长文人画,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作品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潇湘竹石图卷》《古木怪石图卷》等

  • 字:子瞻
  • 号:铁冠道人
  • 籍贯:眉州眉山(四川省眉山市)

相关古诗词

题过所画枯木竹石三首(其三)

倦看涩勒暗蛮村,乱棘孤藤束瘴根。

惟有长身六君子,猗猗犹得似淇园。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元]韵

安期生,并引

安期本策士,平日交蒯通。

尝干重瞳子,不见隆准公。

应如鲁仲连,抵掌吐长虹。

难堪踞床洗,宁挹扛鼎雄。

事既两大缪,飘然籋遗风。

乃知经世士,出世或乘龙。

岂比山泽臞,忍饥啖柏松。

纵使偶不死,正堪为仆僮。

茂陵秋风客,望祖犹蚁蜂。

海上如瓜枣,可闻不可逢。

形式: 古风

答海上翁

山翁不复见新诗,疑是河南石壁曦。

海水岂容鲸饮尽,然犀何处觅琼枝。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支]韵

和陶郭主簿二首,并引(其一)

今日复何日,高槐布初阴。

良辰非虚名,清和盈我襟。

孺子卷书坐,诵诗如鼓琴。

却去四十年,玉颜如汝今。

闭户未尝出,出为邻里钦。

家世事酌古,百史手自斟。

当年二老人,喜我作此音。

淮、德入我梦,角羁未胜簪。

孺子笑问我,君何念之深。

形式: 古风 押[侵]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