迈陂塘.蛮村荒感

裹腥蓝、万重飞瘴,孤城如堕云海。

卧龙故垒生秋草,一角斜阳绿坏。祠额矮。

尽铜鼓迎神,消受椎鬟拜。夜郎休大。

算金马蛮王,玉蚕鬼母,此日有谁在。

行歌客,且莫思量千载。自家愁已难卖。

浣纱溪女花间笑,也觉嫣然堪爱。山影碍。

问古月何年,先我来天外。猺村春赛。

又管压红鹅,裙围黑蝶,闲把酒来买。

形式:

鉴赏

这首词描绘了一幅边远蛮村的荒凉景象,以独特的视角展现了作者对历史变迁与民族文化的感慨。"裹腥蓝、万重飞瘴"开篇,渲染出浓厚的异域风情和恶劣的自然环境,暗示了蛮村的偏远与闭塞。"孤城如堕云海"形象地描绘了城池孤独地坐落在云雾缭绕之中,显得孤立无援。

"卧龙故垒生秋草,一角斜阳绿坏",借三国诸葛亮的典故,表达历史遗迹的荒芜,秋草丛生,夕阳残照,更显凄凉。祠堂矮小,铜鼓声中,祭祀活动虽存,但往昔的威严与神秘已不复存在,只剩下了椎鬟(可能指当地妇女)的虔诚礼拜。

"夜郎休大"暗指昔日的蛮王已成过往,今日无人能再抗衡。接下来的"行歌客,且莫思量千载",劝告过客不必沉溺于历史的追忆,因为现实中的愁苦更为沉重。"浣纱溪女花间笑"描绘出山村女子在花丛中欢笑的场景,尽管生活艰辛,她们仍保持着淳朴的快乐。

"山影碍,问古月何年,先我来天外",诗人仰望星空,感叹岁月流转,自己与古人相比,仿佛只是过客。最后,"猺村春赛"的热闹场景与前文的荒凉形成对比,人们通过春赛活动暂时忘却忧愁,以酒为乐,展现出生活的坚韧与民俗的活力。

整体来看,这首词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蛮村的风土人情,融入了历史沧桑感,表达了作者对民族文化和变迁的独特见解。

收录诗词(612)

易顺鼎(清末近现代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诗人,寒庐七子之一。实父、中硕,、眉伽,晚号哭庵、一广居士等,易佩绅之子。光绪元年举人。曾被张之洞聘主两湖书院经史讲席。马关条约签订后,上书请罢和义。曾两去台湾,帮助刘永福抗战。庚子事变时,督江楚转运,此后在广西。云南、广东等地任道台。辛亥革命后去北京,与袁世凯之子袁克文交游,袁世凯称帝后,任印铸局长。帝制失败后,纵情于歌楼妓馆。工诗,讲究属对工巧,用意新颖,与樊增祥并称“樊易”,著有《琴志楼编年诗集》等

  • 字:实甫
  • 号:忏绮斋
  • 籍贯:龙阳(今湖南汉寿)
  • 生卒年:1858~1920

相关古诗词

忆旧游(其一)依韵答紫帆

甚移床避梦,选砚供年,瘦不关秋。

借个蒲团坐,更焚香扫地,五字苏州。

今宵落梅风紧,还替缟衣愁。

又蝶路吹红,鱼天涨碧,暗被春勾。溪流。

蘸飞雨,任绿影沉沉,那见帘钩。

一舸浮家约,怕苔生钓石,换了丛鸥。

采香俊侣都懒,新社待谁修。

便想到斜街,卖花声过何处楼。

形式:

忆旧游(其二)柬紫帆,再用韵

渐深烟困柳,密雨妨花,小院如秋。

过了收灯节,问正三二月,可似杭州。

东风不情不绪,吹起一分愁。

把选梦年华,盛娇影事,淡抹轻勾。名流。

剪诗翠,坐竹里帘栊,黄月藏钩。

寂寞蛮江道,但新巢换燕,旧舸寻鸥。

红阑夜寒敲句,箫谱倩重修。

算万里游仙,春山瘴碧中有楼。

形式:

八声甘州.社雨初散,江春已深,小园暝游,如有所忆

才一番雨过便闻蛙,池塘已春深。

记年时携酒,笑桃门巷,吹絮园林。

几条花边熟路,支蝶也慵寻。

人意如新绿,直恁阴阴。

蓦地余寒何处,觉连宵轻暖,准换罗衾。

待搓黄蛮柳,斜照万丝金。

想江南采茶天气,闹碧云十里踏歌音。

拚幽坐水苔帘阁,润到青琴。

形式:

风入松.小园桃李作花,澹红妍白,天然相亚,为赋此解

轻寒轻暖费天匀。调惜玉儿身。

画帘尽日飘丝雨,坐莺边有个愁人。

不月园林缟夜,无风门巷红春。凝思那处正湔裙。

欲见更何因。小唇秀靥今还在,奈东厢燕伤神。

管甚非花非雾,和他如梦如尘。

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