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灵岩寺

吴王避暑地,西施采香路。

陵谷偶未移,山川尚如故。

遗宫俱泯灭,轮奂乃僧户。

梵放想遗转,考槃疑簨簴。

繁华随化迁,歘若高鸟度。

忧勤及豫怠,兴隆与倾仆。

何异貉一丘,同归易晞露。

平湖际远海,环山莽回互。

涧草足芳菲,山泉多沮洳。

昔人经行处,赏会今已屡。

来者复为谁,将亦遵往步。

新故更递代,一往复何故。

日暮钟磬閒,聊将澹吾虑。

形式: 古风

翻译

昔日吴王避暑的地方,西施曾走过采香的小路。
山陵谷壑虽有变迁,但山河依旧如初。
昔日宫殿已消失,只剩僧人的简陋居所。
寺庙中禅念回响,仿佛还能听到古人悠然生活的声音。
繁华已随时间消逝,快得像高飞的鸟儿一样。
忧虑勤奋与懈怠交替,国家兴衰如同起伏。
这和貉子在一丘之地上,最终都难逃阳光下的蒸发并无不同。
广阔的湖面连接着远方的大海,环绕的山峦苍茫无际。
山涧草木繁盛,山泉多是湿洼之地。
古人走过的路径,今日已难以寻觅。
未来的人又会是谁,是否会遵循前人的足迹。
新旧更迭不断,为何总是循环往复。
日落时分,钟磬声悠长,暂且让我的思绪平静下来。

注释

吴王:古代中国吴国的君主。
避暑:在夏天寻找凉爽的地方。
西施:古代美女,曾是越国的浣纱女。
陵谷:山陵和山谷。
轮奂:形容简陋。
僧户:僧人的住所。
梵放想:佛教中的冥想或禅思。
考槃:古人的隐居生活。
歘若:形容快速。
豫怠:懈怠、懒散。
倾仆:倾覆、衰败。
貉一丘:比喻微小的生存环境。
易晞露:容易被阳光蒸发的露水。
平湖:湖泊。
涧草:山涧边的草。
沮洳:低湿的地方。
赏会:欣赏聚会。
来者:未来的人。
遵往步:遵循前人的足迹。
新故更递代:新旧交替。
钟磬:寺庙中的打击乐器。
澹吾虑:使我的思绪平静。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游历灵岩寺时的所见所感和内心世界。开篇“吴王避暑地,西施采香路”便设定了历史悠久、自然美好的背景,吴王避暑之地与西施采香的情景交织,展现出一幅生动的画面。

接着,“陵谷偶未移,山川尚如故”表达了诗人对于自然景观的赞赏和对历史变迁的感慨。尽管时间流转,但大自然的面貌依旧,给人以安稳之感。

“遗宫俱泯灭,轮奂乃僧户”则是对过去王朝衰败后的遗迹进行描绘,这些曾经辉煌的宫殿现在只剩下残垣断壁,而僧侣们在此安居,体现了历史的沧桑和宗教文化的融合。

“梵放想遗转,考槃疑簨簴”中,“梵放”可能指的是佛教梵文或梵钟,这里是诗人对佛教文化的向往与思考,也反映了宋代社会对佛法的尊崇。

“繁华随化迁,歘若高鸟度”则是一种哲理性的表达,世间万物皆为过眼云烟,就如同高飞的鸟儿一般超脱尘世,这也许是诗人对于生命和事物无常的一种感悟。

“忧勤及豫怠,兴隆与倾仆”这两句则抒发了诗人对历史兴衰更替的思索,警示人们要珍惜当下,不应忘记过去的教训。

“何异貉一丘,同归易晞露”中,“貉一丘”可能指的是貔貅,这里与“同归易晞露”相呼应,表达了万物共享自然之美,而不分贵贱的思想。

接下来的几句:“平湖际远海,环山莽回互。涧草足芳菲,山泉多沮洳。”则是对灵岩寺周遭自然景观的描绘,诗人通过对水、山、草木的细腻描写,展现了一个生机勃勃的自然世界。

“昔人经行处,赏会今已屡”表达了诗人对于前人足迹的追寻和对自然美景的不断欣赏,这种重复的行为也许是为了寻找内心的平静。

“来者复为谁,将亦遵往步”则是一种询问,也可能是诗人的自我反思,对于游历的意义进行深刻的探讨。

“新故更递代,一往复何故”这两句则表达了对时间流逝和历史轮回的感慨,新旧交替,但终究难以逃脱宿命。

最后,“日暮钟磬閒,聊将澹吾虑”中,诗人在日暮时分,以寺庙中的钟声来抚慰自己的心灵,这也许是诗人对于生命和自然的一种最终的归宿与平和。

收录诗词(662)

张嵲(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徽宗宣和三年(1121)上舍中第,调唐州方城尉,改房州司法参军,辟利州路安抚司干办公事

  • 字:巨山
  • 籍贯:襄阳(今湖北襄樊)
  • 生卒年:1096—1184

相关古诗词

游独孤城下作

利成山百丈,直下独孤城。

事往岁月积,长江依旧清。

昔人经过地,我辈复此行。

但见竹树稠,石崖如削成。

乔木晚未凋,青青发馀荣。

天寒远峰澹,日晏长川明。

时危怀古意,岁暮羁旅情。

一室寄绝岸,全家托柴荆。

晨炊饭脱粟,似此田涧氓。

群盗正猖獗,深居且偷生。

反念故园日,默默何由平。

形式: 古风 押[庚]韵

登甘露寺故基

烈风吹面立城隅,俯仰人间万事徂。

万古江山自雄浑,百年城郭已蓁芜。

乱馀故物惟金鼎,事往前贤只画图。

双塔烟中广陵市,淮南戍守未应无。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虞]韵

登真观在利州嘉川县西五里南临宋江相传云张天师栖真之地至今有遗履池县下二十馀里江心有积石土人谓天师殡鬼堆石上有纹隐起类篆籀土人谓天师符观中多大柏连抱皆数百年物也又有铁铸老君二其一已损六月初五日少息观中闻其事于小童与石刻颇验云

天师羽化久,殊馆临官道。

系马松门深,风清乱蝉噪。

开基今几时,庭树皆连抱。

有池号遗履,无地寻丹灶。

金像独俨然,讵识何人造。

学仙匪吾事,访古乃其好。

物色聊默存,他年忆曾到。

形式: 古风 押[号]韵

穷阴忽霁独往山下看梅

千峰雪犹积,万木春已回。

穷阴倦羁束,忽欣阳景开。

徐步出衡门,中野展幽怀。

杖策遂侵寻,独下前山隈。

惊湍激远飙,疏篁耿寒梅。

婆娑时动容,似与客徘徊。

岁晏益多感,况斯韶景催。

暂赏岂所欢,离念方催颓。

还观增怆恻,三叹为谁来。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