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元代诗人潘伯脩的《江槛》诗,描绘了诗人面对人生境遇的感慨与思考。诗中以“四十无成鬓欲皤”开篇,直接点明了诗人年届不惑,却未有所成,两鬓已显斑白的现状,流露出一种岁月流逝、功业未成的无奈与哀愁。
“题诗江槛慰蹉跎”,在江边的栏杆上题写诗歌,以此来抚慰内心的失落与疲惫,表达出诗人试图通过文学创作来寻求心灵慰藉的愿望。接下来的“雨馀蛱蝶垂花并,春到菁芜落絮多”,描绘了一幅春雨过后,蝴蝶与花朵相伴,春风吹过,草丛中飘落着许多柳絮的画面,既展现了自然界的生机勃勃,也暗喻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时光易逝的感慨。
“富贵失身怜鬼朴,文章得意等天魔”,这两句则表达了诗人对社会现实的深刻洞察。他认为,追求富贵可能会失去自我,如同被鬼魅所迷惑;而文章的成功,则可能被看作是命运的安排,如同天魔的操控。这反映了诗人对世态炎凉的清醒认识,以及对个人命运的深刻反思。
最后,“年来收拾心情坐,转奈云山绿水何”,诗人表示自己近年来已经学会了收拾心情,静坐于山水之间,但面对大自然的美丽景色,内心依然难以平静。这句话既是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也是对自己内心世界复杂情感的抒发,体现了诗人对生活态度的转变与对人生哲理的探索。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个人经历、自然景观和社会现象的描绘,展现了诗人丰富的情感世界和深刻的思考,具有较强的感染力和艺术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