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路出双林外,亭窥万井中。
江城孤照日,山谷远含风。
兵革身将老,关河信不通。
犹残数行泪,忍对百花丛。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登临高处时所见的景象及内心的感慨。"路出双林外,亭窥万井中"表明诗人从树木丛生的地方出来,站在亭子里可以看到远方众多的小村庄。这两句写出了广阔的视野和深远的意境。
接着是"江城孤照日,山谷远含风",这里通过对立的景象——明亮的阳光照耀着江边的城市,而幽静的山谷中则有清风环绕,表现了诗人对于自然美景的细腻描写和深刻感受。
下两句"兵革身将老,关河信不通"透露出诗人的忧虑之情。在战乱频仍、年事渐高的情况下,再也无法得到外界的消息,这种隔绝与无奈让人感到沉重。
最后是"犹残数行泪,忍对百花丛"。诗人眼中还残留着未干的泪水,对着繁盛的百花,也只能强忍着悲伤。这两句流露出诗人深厚的情感和对美好事物无法尽情享受的无奈。
整首诗通过景色描写,体现了诗人的孤独、忧虑以及对美好的无限留恋,是一首蕴含深沉情感的抒情之作。
不详
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跟另外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来,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他的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备受推崇,影响深远。759-766年间曾居成都,后世有草堂纪念
水生春缆没,日出野船开。
宿鸟行犹去,丛花笑不来。
人人伤白首,处处接金杯。
莫道新知要,南征且未回。
东郡趋庭日,南楼纵目初。
浮云连海岱,平野入青徐。
孤嶂秦碑在,荒城鲁殿馀。
从来多古意,临眺独踌躇。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
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
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