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梧竹奇石图

琴瑟未斲先具形,箫管未截终完声。

天将碧玉为寸筳,拊击翠石石亦鸣。

分明一部真韶乐,彩凤能招下寥廓。

古音不复将何如,请君看此韶乐图。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题梧竹奇石图》由明代诗人桑悦所作,通过描绘一幅梧桐、竹子与奇石共存的画面,巧妙地融入了音乐与自然的和谐之美,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和对艺术创作的独到见解。

首句“琴瑟未斲先具形”,以未制作完成的琴瑟比喻画中的梧桐与竹子,暗示它们在未被人工雕琢之前,就已经具备了自然形态的美感,预示着艺术创作中对自然美的直接捕捉和表现。

接着,“箫管未截终完声”则以未切割完成的箫管比喻奇石,说明即使在未完全展现其形态时,也已蕴含了声音的韵律,象征着艺术作品中内在情感与外在形式的完美结合。

“天将碧玉为寸筳”一句,诗人以碧玉形容奇石,将其比作细小的竹节,强调了自然界的精巧与细腻,同时也暗示了艺术家对自然之美的细腻观察和精准表达。

“拊击翠石石亦鸣”进一步描绘了自然界的和谐之声,无论是梧桐、竹子还是奇石,在自然界中都能发出美妙的声音,体现了万物之间的相互联系与共鸣。

“分明一部真韶乐,彩凤能招下寥廓”将画面中的自然景象比作真正的韶乐,即古代的一种音乐,彩凤象征着高雅与祥瑞,能够吸引人们的心灵,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与艺术之间和谐共生的赞美。

最后,“古音不复将何如,请君看此韶乐图”则以疑问的形式,邀请读者思考在古代音乐不再流传的情况下,如何继续欣赏和传承这种和谐之美,同时也表达了对当前艺术创作的期待,希望能在现代艺术中寻找到与古人相似的和谐与美。

整首诗通过对梧桐、竹子、奇石以及自然之声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和对艺术创作的独特见解,同时也蕴含了对传统艺术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赞美与思考。

收录诗词(116)

桑悦(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李节妇

游丝堕地风不起,灯烬霏霏落江水。

良人一去不可招,形忍为人心作鬼。

黄叶拥篱秋满门,孤儿索果啼黄昏。

三丧欲举况赤手,渤澥捧土成高坟。

白日迟迟常不晓,浮云飞过长空杳。

梦魂泛尽水中萍,血泪滴枯庭下草。

形式: 古风

招贤里

公卿荐士久不作,此地旧有招贤名。

谁知燕台一抔土,可直全齐七十城。

魏阙遥遥楚天碧,满眼白云江水急。

小山丛桂不闻歌,秋空月冷黄金泣。

形式: 古风

题赵子昂马

天池定水生涟漪,临流濯出神龙姿。

圉官欲骑心辟易,夹道行来风倒吹。

奇骨棱棱坚似铁,王孙画之心欲折。

燕山有路可长嘶,何时得染温禺血。

形式: 古风

劣马行

昔年老杜歌偪侧,只有两言堪叹息。

日骑官马送还官,道路难行涩如棘。

我修州志蒙官爱,坊长每日轮一疋。

居閒坐卧牵在前,紧要欲行何处觅。

东家有马性恶劣,双足拿空向人立。

家僮拚命据其背,振地一跌加两踢。

此后谈马便色变,路逢童羖心辟易。

苏秦说穷问舌在,李全战败疑手失。

我官正居大夫后,肩舆无人足无力。

几回历览地舆图,茅茨拘闷住不得。

愿同禦寇驾长风,浩浩一身周八极。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