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段文字摘自唐代诗人白居易的《开成大行皇帝挽歌词四首奉敕撰进》中的第四首,通过这首挽歌词,可以感受到诗人对已故去君主的哀悼之情以及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
化成同轨表清平,恩结连枝感圣明。
这里,白居易以“化成”指代皇帝升遐转变为神灵,与天地运行的规律相合,展现了君主与自然和谐共存的美好愿景。同时,“恩结连枝”形象生动,表现了君臣、民众对已逝君主深厚的怀念之情。
帝与九龄虽吉梦,山呼万岁是虚声。
这一句则透露出诗人对于皇帝虽然寿终正寝,但人们对于他长寿的祝愿却如同空中楼阁般虚幻无稽。九龄指的是皇帝去世时的年龄,这里可能是一种修辞手法,强调了皇帝英年早逝的意境。
月低仪仗辞兰路,风引笳箫入柏城。
诗人通过描绘夜晚月色低垂、仪仗队伍告别花园小径,以及清风吹过古老城堡中笳箫声响起的情景,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又略带哀伤的氛围。
老病龙髯攀不及,东周退傅最伤情。
最后一句则是诗人表达了自己的感慨。诗人以“老病”自喻,表示自己年迈多病,已经无力再为皇帝尽忠效劳。“龙髯”指的是象征皇权的龙须或龙鬚,这里形容无法触及,意味着已不能亲近君主。东周退傅则是历史上的典故,借以表达最深切的哀伤之情。
整体而言,这首诗词通过对逝去皇帝生平与功绩的回忆,以及对其英年早逝的无奈和悲痛,展现了诗人对于过往美好时光的怀念以及个人命运与历史变迁之间的无力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