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九年元旦

平明遥指五云看,十九年来一寸丹。

合见文公还晋国,应随苏武入长安。

驱除欲淬新硎剑,拜舞思弹旧赐冠。

更忆尧封千万里,普天今日望王官。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

鉴赏

这首诗是清代学者顾炎武在19年后元旦时所作,表达了对国家与个人命运的深沉感慨。

首联“平明遥指五云看,十九年来一寸丹”描绘了诗人清晨远眺,看到五彩祥云,心中涌动着对国家忠诚的赤诚之心,经过了漫长的十九年,这份忠诚未曾改变。这里的“一寸丹”象征着诗人对国家的忠心耿耿,如同丹心一般坚定。

颔联“合见文公还晋国,应随苏武入长安”引用历史典故,表达了诗人希望像春秋时期的文公一样,能够回到自己的国家,也像汉代的苏武一样,无论身处何地,都坚守信念,最终回归祖国。这里通过文公和苏武的故事,寄托了诗人对于国家统一和民族复兴的深切期盼。

颈联“驱除欲淬新硎剑,拜舞思弹旧赐冠”则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壮志与决心。他渴望清除国家的障碍,如同磨砺新剑一般,准备为国家效力。同时,他也思考着如何以最庄重的方式表达对国家的忠诚,如同在拜舞时弹奏旧赐冠,既是对过去的纪念,也是对未来行动的承诺。

尾联“更忆尧封千万里,普天今日望王官”则将视野扩展到整个国家,表达了诗人对国家疆域广阔、人民期待领导者的深厚情感。他回忆起古代圣君尧的统治,那辽阔的土地上,人们都满怀期望地仰望着他们的领导者。这不仅是对历史的向往,更是对当前国家领导者的期许,希望他们能带领国家走向繁荣昌盛。

整首诗通过对历史人物的引用和对国家未来的展望,展现了诗人深厚的爱国情怀和对国家统一、民族复兴的热切期盼。

收录诗词(407)

顾炎武(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汉族,本名绛,乳名藩汉,别名继坤、圭年,、宁人,亦自署蒋山佣;南都败后,因为仰慕文天祥学生王炎午的为人,改名炎武。因故居旁有亭林湖,学者尊为亭林先生。明末清初的杰出的思想家、经学家、史地学家和音韵学家,与黄宗羲、王夫之并称为明末清初“三大儒”。其主要作品有《日知录》、《天下郡国利病书》、《肇域志》、《音学五书》、《韵补正》、《古音表》、《诗本音》、《唐韵正》、《音论》、《金石文字记》、《亭林诗文集》等

  • 字:忠清
  • 籍贯:明朝南直隶苏州府昆山(今江苏省昆山市)千灯镇
  • 生卒年:1613.7.15-1682.2.15

相关古诗词

霍山

霍山古帝畿,崔嵬据汾左。

东环太行趋,北负恒山坐。

幽泉迸雷出,奇峰挟云堕。

百物饶姿容,名花献千朵。

庙食当山阿,重门奠磊砢。

像设犹古先,冠裳蒙堀堁。

春雪覆松杉,堂基对蓬颗。

主守各散亡,空室无一锁。

五镇称副岳,亦能降淫祸。

岂忘帝王朝,时陟高山堕。

黍稷既非馨,趋将况云惰。

神人一失职,庶事交丛脞。

有寺号兴唐,近在祠东埵。昔日义旗来,列宿纷㫊?。

更念七雄时,晋卿特么么。

茫然二节竹,刻期兆犹果。

宝命何迩封,四荒无不可。

再拜霍山神,惟神实知我。

形式: 古风 押[哿]韵

书女娲庙

吁嗟乎,三代以后天倾西北不复补,但见悲风淅淅吹终古。

日月星辰若缀旒,赤黄青白交旁午。

北极偏高南极低,四时错迕乖寒暑。

城沦洪水海成田,六鳌簸荡中流柱。

羲和益稷不任事,画州造历迷尧禹。

弯弓不射九日落,苍苍列象生毛羽。

仁人志士久郁邑,精卫空费西山土。

排天门,荡地户,见天皇,与天姥。

五色之石空斑懒,道旁委弃无人取。

长人十二来临洮,符姚刘石相雄豪。

天竺之书入中国,三千弟子多其曹。

凉州龟兹奏宫庙,汉魏雅乐随波涛。

花门吐蕃日侵轶,天子数出长安逃。

人似鱼虾随水落,世以东南为大壑。

一半乾坤长草莱,山南代北虚城郭。

百年旧迹邈艰记,遗宫别寝屯狐貉。

至今赵城之东八里有冢尚崔嵬,不见娲皇来制作。

里人言是古高媒,万世昏姻自此开。

华渚虹藏河马去,三皇五帝愁胚胎。

奇功异事不可问,汾边山下馀芦灰。

惟天生民,无主乃乱。必有圣人,以续周汉。

如冬复如春,日月如更旦。

剥复相乘除,包牺肇爻彖。

不见风陵之堆高突兀,没入河中寻复出,天回地转无多日。

形式: 古风

晋王府

卜雒方迁鼎,封唐次剪圭。

国分河华北,星主实沈西。

攘狄威名重,垂昆敬德跻。

宠光延白屋,惠泽普黔黎。

别殿俄传燧,深宫早听鼙。

梯冲临玉壁,戈旝绕铜鞮。

井竭龙池水,梁空燕垒泥。

圃花游鹿采,山木化鹃啼。

国语春秋志,贤王暇日题。

定知慈俭理,得与禹汤齐。

玉叶衣冠尽,金刀姓字迷。

那堪梁苑草,春日更萋萋。

形式: 排律 押[齐]韵

赠傅处士山

为问明王梦,何时到傅岩。

临风吹短笛,斸雪荷长镵。

老去肱频折,愁深口自缄。

相逢江上客,有泪湿青衫。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咸]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