翁灵舒客临川因经从访之不遇闻过村居

闻道深村里,结茅三四间。

买田因种秫,移树为看山。

诗好人皆诵,身安心自闲。

有时思雁荡,依旧棹舟还。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删]韵

翻译

听说在深邃的村庄里,有三四间简陋的小屋。
为了种秫米购买了田地,移动树木只为欣赏山景。
诗写得好人人传颂,身心安定自感悠闲。
偶尔会想念雁荡山,还是划船返回家乡。

注释

闻道:听说。
深村:偏远的村庄。
结茅:建造茅草屋。
三四间:三四间房屋。
买田:购买田地。
种秫:种植高粱(秫米)。
移树:移动树木。
看山:欣赏山景。
诗好:诗歌写得好。
人皆诵:人人都会吟诵。
身安:身心安宁。
心自闲:内心感到悠闲。
思雁荡:思念雁荡山。
棹舟还:划船返回。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的乡村生活画面。诗人赵汝燧通过"闻道深村里,结茅三四间",向我们展示了隐藏在深山里的简朴农舍,寥寥几间茅屋,透露出一种远离尘嚣的隐逸气息。接着,"买田因种秫,移树为看山",诗人选择在这里购置田地,专门种植高粱(秫),并精心布置环境,只为能随时欣赏周围的山水,体现了他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田园生活的向往。

"诗好人皆诵,身安心自闲",说明诗人不仅才华出众,创作的诗歌受到人们的喜爱,而且他的心境平和,生活自在,享受着诗酒风月的闲适。最后两句"有时思雁荡,依旧棹舟还",表达了诗人偶尔会怀念远方的雁荡山,但最终还是会选择乘舟回归这宁静的村居,流露出他对这种简单生活的深深眷恋。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淡雅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理想追求和内心的闲适之情,具有浓厚的隐逸文化色彩。

收录诗词(288)

赵汝燧(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蚕舍

每到蚕时候,村村多闭门。

往来断亲党,啼叫禁儿孙。

不惜兼旬力,将图终岁温。

殷勤马明祝,灯火谨朝昏。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元]韵

途中

雨中奔走十来程,风卷云开陡顿晴。

双燕引雏花下教,一鸠唤妇树梢鸣。

烟江远认帆樯影,山舍微闻机杼声。

最爱水边数株柳,翠条浓处两三莺。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郴州鹿鸣宴

连科已占十名前,行听鸿胪第一传。

我俟合符留劝驾,君能摛藻预兴贤。

湘山点化名千佛,郴岭飞升效九仙。

此去琼林天上宴,今朝先赋鹿鸣篇。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宿山观

昏暮无处宿,樵人指路头。

仆夫皆已困,道士幸相留。

明月夜翻昼,阴崖暑变秋。

闻鸡便行路,定要到潭州。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