摸鱼儿十五首(其三)

挂秋旻布帆无恙,何堪相送南浦。

鲤鱼风起人归也,吹动一城砧杵。

津头鼓、报水宿,邮签红到青枫树。

画中延伫,问拍拍凫鹥,船艄可肯,添我捉鱼舻。

思往事,会把江山闲数,孤篷听遍寒雨。

而今尚作临渊羡,敢与樵兄为伍。

心自语、且暂借,渔蓑笑学灯前舞。

芦花深处,坐辞淀湖边,输他征雁,共汝宿平楚。

形式: 词牌: 摸鱼儿

鉴赏

这首《摸鱼儿》是清代诗人蒋士铨的作品,描绘了一幅离别与思乡的凄美画面。词中以挂帆南行的场景开篇,通过“挂秋旻布帆无恙”一句,营造出一种即将远行的氛围。接着,“何堪相送南浦”表达了对离别的不舍之情,将读者带入了情感的波澜之中。

“鲤鱼风起人归也,吹动一城砧杵”两句,运用自然景象来渲染离别的气氛,鲤鱼风起象征着主人公即将离开,而城中的捣衣声则暗示着离别后的思念与等待。这种细腻的情感描写,使得整首词充满了深沉的哀愁。

“津头鼓、报水宿,邮签红到青枫树”描绘了送行的场景,鼓声和邮签的声响交织在一起,增添了离别的紧迫感。而“画中延伫”则将这一场景定格在一幅画中,增加了画面的美感和意境的深远。

接下来,“问拍拍凫鹥,船艄可肯,添我捉鱼舻”几句,通过询问水鸟是否愿意帮助捕鱼,隐喻了主人公内心的孤独与渴望被理解的情感。这种细腻的心理描写,让读者能够深刻感受到主人公的内心世界。

“思往事,会把江山闲数,孤篷听遍寒雨”表达了主人公对过往生活的回忆与感慨,以及面对未来的孤独与迷茫。而“而今尚作临渊羡,敢与樵兄为伍”则进一步深化了这种情感,表达了主人公对现实的无奈与对简单生活的向往。

最后,“心自语、且暂借,渔蓑笑学灯前舞。芦花深处,坐辞淀湖边,输他征雁,共汝宿平楚”几句,以轻松幽默的方式收尾,既是对离别的一种释怀,也是对未来生活的一种期待。整首词在情感上经历了从离别的哀愁到对未来的憧憬,展现了诗人丰富的情感世界和高超的艺术表现力。

收录诗词(257)

蒋士铨(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文学家。苕生,又号清容居士,晚号定甫。乾隆二十二年进士,官翰林院编修。乾隆二十九年辞官后主持蕺山、崇文、安定三书院讲席。精通戏曲,工诗古文,与袁枚、赵翼合称江右三大家。士铨所著《忠雅堂诗集》存诗二千五百六十九首,存于稿本的未刊诗达数千首,其戏曲创作存《红雪楼九种曲》等四十九种

  • 字:心馀
  • 号:藏园
  • 籍贯:铅山(今属江西)
  • 生卒年:1725—1784

相关古诗词

摸鱼儿十五首(其四)

划人闲东西南北,无情最是秋水。

水与秋光较深浅,不敌相思无底。

愁欲死、怨海内,知音不合相知耳。

离怀若此,谁耐得星星,夕阳红树,几个雁声里。

记前岁,同在京华怀两,两怀又复相似。

自北而南魂黯黯,我是画中汀沚。

三千里、待随着,樯乌转掷风帆尾。

慰君何以,愿横铲遥山,填平巨浸,缩地共欢喜。

形式: 词牌: 摸鱼儿

摸鱼儿十五首(其五)

怪西风聚来鸿影,又将兄弟吹散。

自从鸡黍登堂后,心在寿萱花畔。

雅头粲、纵不解,风诗解捧留宾案。

从容一饭,有无限清言,霏霏玉屑,斜日照帘蒜。

依依处,别绪几多凌乱,津头自上青翰。

故乡难住他乡远,底事雁行分断。

江南岸、和病妇,慈亲思念增长欢。

一条河汉,把天上星光,人间山色,隔作几般看。

形式: 词牌: 摸鱼儿

摸鱼儿十五首(其六)

想绮窗琴边书畔,离怀一样相忆。

添得缄楼几多话,目断江天无极。

扪胸臆、既相识,如斯不若休相识。

亲围难即,但计算征途,丁宁母弟,前路慎眠食。

留不住,惭愧石尤无力,去帆千片如织。

秋江正可迟迟去,争奈铜镇催逼。

缁尘域、欢钗佩,衣冠知己都难得。

老天催抑,教比客来南,南人往北,又不插双翼。

形式: 词牌: 摸鱼儿 押[职]韵

摸鱼儿十五首(其七)

别燕云软红尘土,板舆一两轻御。

梦魂先到江南岸,画取尚书词句。

红几数、待小建,花坊碎锦亲题署。

黄莺相遇,认旧日使君,朱陈村里,乍暖劝农路。

燕支坞,坐领满身香露,寿觞欢进无数。

醉来可忆长安陌,二月街头卖处。

将母去、至乐在,田园此事教人妒。

好春遮获,索半臂偎寒,红妆举烛,续撰遂初赋。

形式: 词牌: 摸鱼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