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黄长孺松江图古笺

吾行半东南,松江东南奇。

湖铺天上水,山横镜中眉。

清风明月夜,细雨斜风时。

扁舟几来去,长揖三高祠。

泯默一梦昔,欲语将同谁。

忽焉入老眼,百年片纸遗。

□□□□□,人境那可期。

人境那可期,画中时见之。

形式: 古风 押[支]韵

翻译

我行至东南半途,松江的东南真是奇特。
湖面如天水铺展,山峦倒映如镜中的黛眉。
清风明月之夜,细雨斜风之时。
我在小舟上几度来去,多次向三位高人祠堂致敬。
往昔的梦想已成泡影,想述说却无人共享。
忽然间,这些记忆涌入老眼,百年往事仅剩一张纸片。
世间人事难预料,人世间的期待何其渺茫。
人世间的期待渺茫,只在画中偶尔相见。

注释

吾:我。
行:行走。
半:一半。
东南:东方和南方。
松江:地名,指松江河。
奇:奇特。
湖:湖泊。
铺:铺展。
天上水:形容湖水清澈如天。
山横:山峦横亘。
镜中眉:像镜子中的眉毛,形容山的倒影。
清风:清凉的风。
明月:明亮的月亮。
细雨:小雨。
斜风:斜吹的风。
扁舟:小船。
长揖:古代的一种礼节,拱手高举过头。
三高祠:可能指三位高人的祠堂,具体人物未知。
泯默:消失,遗忘。
百年:一百年。
片纸:一张纸。
遗:遗留。
□□□□□:此处可能是缺失的文字或符号。
人境:人间,现实世界。
那可期:难以期待。
画中:在画中。
时见:偶尔见到。

鉴赏

这首宋诗《题黄长孺松江图古笺》是陈著所作,描绘了诗人游历东南松江的所见所感。首句“吾行半东南”表达了作者的行程,接下来“松江东南奇”点出松江的独特魅力。诗人以“湖铺天上水,山横镜中眉”形容湖光山色的倒影,犹如天上的水和镜子中的黛眉,形象生动。

“清风明月夜,细雨斜风时”描绘了江南多变的气候,清风明月与细雨斜风交替,增添了画面的诗意。诗人乘舟游荡,“扁舟几来去”,表达了对松江美景的流连忘返,最后来到“三高祠”,缅怀先贤。

“泯默一梦昔,欲语将同谁”流露出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感慨,曾经的梦想与故事如今只剩回忆,无人可以分享。诗人感叹“百年片纸遗”,感叹时光荏苒,世事如梦。最后一句“人境那可期,画中时见之”揭示出,尽管现实中的人际关系难以期待,但这份松江的记忆却在画中得以永恒。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松江的秀美风光,以及诗人对人生无常的深沉思考,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收录诗词(1350)

陈著(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一二一四~一二九七),一字子微,晚年号嵩溪遗耄,寄籍奉化。理宗宝祐四年(一二五六)进士,调监饶州商税。景定元年(一二六○),为白鹭书院山长,知安福县

  • 字:谦之
  • 号:本堂
  • 籍贯:鄞县(今浙江宁波)

相关古诗词

题僧维栴诗卷

凤□□□鸣,蚓窍出虫声。

阴雨不见星,腐草流爝萤。

卓□独何为,不与时同情。

风流晋宋閒,眼中无四灵。

言言意脉脉,字字声铿铿。

我老见已曩,读之水投冰。

珍重复珍重,好处腾虎谷。

嗟哉南山下,诸老家为塾。

彼饕何人斯,欲食酸寒肉。

衣冠坐涂炭,衽席生桎梏。

星节来自西,一见无遗目。

丰棱霜雪严,号令风雷速。

恩波四溟涌,文燄九霄矗。

征徭脱滥籍,诗书还致俗。

蹙蹙愁者欣,嗷嗷流者复。

耄矣八旬翁,凄其无半菽。

亦欲学庞公,不著城市足。

要识澄清辔,满慰平生欲。

扶曳语乡人,其来拜仆仆。

下为一邑谢,上贺天下福。

形式: 古风

赠医相者赵月堂

维摩居士病不起,却向方丈说法无一事。

此證何證无实證,针灸汤药所不治。

子房状貌如妇人,及到筹帷决胜无比伦。

此相何相无实相,骨骼毛颜不足论。

我虽不能学居士,逢人笑语中痛痞。

我虽不能如子房,峥嵘自在虚皮里。

落魄道人赵月堂,挟医与相走四方。

肘后有方千金良,眼中有电千里光。

自谓无病不可药,不知我病不在脉。

自谓无人不可相,正恐我形难摸索。

去年相访无一辞,忽焉而去岂其欺。

今年重来又默默,问之不答惟求诗。

汝袖医手缄相口,却要我开诗口落汝手。

一诗赠行聊尔尔,要见我證我相三年后。

形式: 古风

赠弟观之王传心馆数语送行

今日为何日,风雨春寒痴。

吾心方恻恻,门外剥啄谁。

谓我欲见兄,迎面三吁嘻。

出语复梗塞,书担行有期。

岂不怀室家,将以疗我饥。

平生手足谊,奈何忽违离。

执手因与言,吾道其果非。

达则仕行志,穷则为人师。

去家二舍近,非是天一涯。

行矣汝其勉,第问归何时。

久而俛首答,身如马受羁。

去住不在我,此况谁得知。

吾年七十四,疾病常乘衰。

汝年亦五十,半发成雪丝。

年事俱至此,时光去如飞。

紫荆次第花,鸣雁□相归。

触目成感慨,赠别难为辞。

但闻主人贤,安心免相思。

明朝溪亭酒,为我酌一卮。

形式: 古风

赠郡经历韩君美

易为六经彝训祖,诗关万里风化机。

周孔派外谁复得,商赐言后知者谁。

穿凿簸弄到今日,家自为诗人自易。

数不及理数亦妄,吟而无用吟何益。

京房辈,晚唐诗,悖谬之渠漓之靡。

虽不能为本真累,能误来者滔滔地。

鄞幕多缘奎壁照,铁做脊梁主公道。

有时发经本旨坐虎皮,有时续古正音斥蝉噪。

老夫耄矣不出山,宿学已堕寒灰閒。

卓哉斯文有可宗,身虽不前心已攀。

二松主人忽传意,谓曾齿及穷姓字。

生来欠识韩荆州,我亦自分陈无己。

此心胡为乎来哉,清风明月肝胆开。

满天下是可为事,终归敏手经纶才。

人文所以经天地,直须掀揭山火贲。

民事所以寿根本,要使人人歌既醉。

自顾光阴迫下舂,犹欲拭目儒术功。

不能颂泰交于风云之表,亦可歌丰年于畎亩之中。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