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雨效韦体

午景蔽浮云,芳林散清雨。

虚窗度遥吹,稍觉青叶举。

残蔬知夏馀,陨叶兆秋序。

幽独无往来,烹茶谁晤语。

形式: 古风 押[语]韵

翻译

中午的阳光被浮云遮蔽,芬芳的树林洒落清冷的雨水。
微风透过空窗,渐渐感觉到青叶在微动。
剩余的蔬菜显示出夏天的痕迹,落叶预示着秋天的到来。
我独自一人,没有访客,烹煮茶水,又有谁能共语交谈?

注释

午景:中午的阳光。
蔽:遮蔽。
浮云:天上浮动的云彩。
芳林:芳香的树林。
散:洒落。
清雨:清凉的雨水。
虚窗:空敞的窗户。
遥吹:远处的微风。
稍觉:渐渐感到。
青叶举:青叶微微颤动。
残蔬:剩余的蔬菜。
知:显示。
夏馀:夏天的余痕。
陨叶:落叶。
兆:预示。
秋序:秋天的顺序,即季节转换。
幽独:孤独。
无往来:没有来访者。
烹茶:烹煮茶水。
谁晤语:与谁交谈。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夏日午后的静谧景象。开篇“午景蔽浮云,芳林散清雨”两句,通过对比强调了自然界的宁静与动感之美。这里,“午景”指的是中午时分的阳光,“蔽浮云”则形容云彩在天空中飘逸不定,而“芳林”中的树木正值花开时节,散落下的不是花瓣,而是“清雨”,这是夏日小雨后的宁静氛围。

接下来的“虚窗度遥吹,稍觉青叶举”进一步描绘了室内的安逸与自然之声的交融。诗人通过“虚窗”——空旷的大开窗户,感受着远处传来的微风,这股风轻柔至极,只令“青叶”微微摇曳,展现了一种生命力在平和中缓缓生长的景象。

“残蔬知夏馀,陨叶兆秋序”则转而描绘了季节更迭的迹象。夏天即将过去,“残蔬”——未被收割的农作物与“夏馀”的气息相呼应,而“陨叶”——初落的枯叶,则预示着秋天的到来,是时间流转中不可抗拒的自然规律。

最后,“幽独无往来,烹茶谁晤语”表达了诗人在这宁静环境中的孤独感受。室内外的人迹罕至,只有自己一人在“烹茶”,品味着那一瞬间的寂寞与平和。在这个过程中,找不到可以分享心情的知音,只能是自我倾诉。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界细腻描绘和个人感受的表达,展现了一个在静谧环境中寻求内心平衡的诗人形象。

收录诗词(2256)

张耒(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北宋时期大臣、文学家,人称宛丘先生、张右史。代表作有《少年游》、《风流子》等。《少年游》写闺情离思,那娇羞少女的情态跃然纸上,让人羡煞爱煞,那份温情美妙真是有点“浓得化不开”。著有《柯山集》、《宛邱集》。词有《柯山诗余》。列为元佑党人,数遭贬谪,晚居陈州

  • 字:文潜
  • 号:柯山
  • 籍贯:亳州谯县(今安徽亳州市)
  • 生卒年:1054—1114年

相关古诗词

小斋夜思

夜久高籁息,灯明一室虚。

过声寒鹭鹄,落影老楸梧。

大泽星河淡,孤城更漏疏。

安能久郁郁,兴发付归欤。

形式: 五言律诗

山光寺

寺古丹青暗,地幽花木春。

垣墙兵火后,台殿栋梁新。

绕屋松声合,铺庭草色匀。

春耕迷古垒,野水滟通津。

落魄闲来客,萧条禁火晨。

重寻旧游地,俯仰十年身。

形式: 排律 押[真]韵

山城

野县闭门早,山深更漏微。

薄云依月宿,孤翼犯霜归。

弓冷新胶健,貂寒旧缕纰。

旗亭换新酒,不惜箧中衣。

形式: 五言律诗

山海

愚公移山宁不智,精卫填海未必痴。

深谷为陵岸为谷,海水亦有扬尘时。

杞人忧天固可笑,而不忧者安从知。

圣言世界有成坏,况此马体之毫釐。

老人行世头已白,见尽世间惟叹息。

俯眉袖手饱饭行,那更从人问通塞。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