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海

愚公移山宁不智,精卫填海未必痴。

深谷为陵岸为谷,海水亦有扬尘时。

杞人忧天固可笑,而不忧者安从知。

圣言世界有成坏,况此马体之毫釐。

老人行世头已白,见尽世间惟叹息。

俯眉袖手饱饭行,那更从人问通塞。

形式: 古风

翻译

愚公移山难道不明智,精卫填海难道不痴心。
深谷可以变为高山,海岸也可能变为山谷,海水也有尘土飞扬的时候。
忧虑天空塌下的杞人固然可笑,但那些不忧虑的人又怎能理解这一切。
圣贤的话说世界有兴衰,更何况马身上的毫厘差别。
老者行走世间头发已白,看尽人间百态唯有叹息。
低头垂眉,袖手旁观,只顾吃饱饭,哪里还关心别人的得失。

注释

愚公:比喻坚韧不拔的人。
移山:形容艰巨的任务。
精卫:神话中的鸟,象征坚持不懈。
填海:象征决心和毅力。
深谷:低洼的地方。
陵:山陵。
岸:海岸。
扬尘:扬起尘土。
杞人:担忧无根据的人。
固:本来。
可笑:嘲笑。
圣言:圣人的教诲。
成坏:兴衰。
毫釐:极小的差距。
老人:年长者。
叹息:表示感慨或无奈。
俯眉:低头。
袖手:不参与。
饱饭行:只顾吃喝。
通塞:顺利与困难。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张耒的《山海》,通过对比愚公移山和精卫填海两种不同态度,探讨了人类面对自然力量时的无奈与智慧。诗中“深谷为陵岸为谷,海水亦有扬尘时”一句,形象地描绘了时间和自然力对地貌的改变,从而引出人世间一切皆有成败,连圣贤之言也不例外。

老人见证世事变迁,感慨万分,但仍旧保持着超然物外的心态。末句“俯眉袖手饱饭行,那更从人问通塞”则写出了老人对周围世界的淡漠,不再过多询问或担忧世事,只是满足于自己的生活状态。

诗中充满了哲理,通过对自然和人类努力的观察,表达了一种超脱的人生态度。

收录诗词(2256)

张耒(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北宋时期大臣、文学家,人称宛丘先生、张右史。代表作有《少年游》、《风流子》等。《少年游》写闺情离思,那娇羞少女的情态跃然纸上,让人羡煞爱煞,那份温情美妙真是有点“浓得化不开”。著有《柯山集》、《宛邱集》。词有《柯山诗余》。列为元佑党人,数遭贬谪,晚居陈州

  • 字:文潜
  • 号:柯山
  • 籍贯:亳州谯县(今安徽亳州市)
  • 生卒年:1054—1114年

相关古诗词

山雪

空中莽落索,晓雪遍平郊。

霰急松鸣叶,声繁竹战梢。

暮鸢饥啄屋,寒雉湿依茅。

谁上梁王赋,淹留感鬓毛。

形式: 五言律诗

己未四月二十二日大雨雹

夜来飞雹惊我眠,大者磊落几如拳。

起听但觉屋欲动,檐瓦破坠无复全。

是日晚晴星斗出,镜静万里无云烟。

乾坤变化竟谁使,造作诡怪须臾间。

邻家老翁发已白,云昔见此今十年。

木衰火滥气浮泄,激此阴沴成冰坚。

儒生臆度知是否,天事谁得穷其源。

屋头雏鸦失其母,足伤翅折亦可怜。

形式: 古风

已醒

已醒厌厌醉,将开灼灼红。

年年到春日,忽忽遇东风。

暇日如年永,閒愁似酒浓。

时能将醉眼,天际送飞鸿。

形式: 五言律诗

广化遇雨

浮云蔽高峰,台殿延晚色。

风声转谷豪,雨脚射山白。

东楼瞰虚明,龙甲排松柏。

萧森异人境,坐视动神魄。

撞钟寺门掩,晚霁尚残滴。

相携下山去,尘静马无迹。

归来解鞍歇,新月如破璧。

但恐桃花源,回舟已青壁。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