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冈漫兴五首(其二)

旅况萧条寄草堂,虚檐落日自生凉。

芳春已共烟花尽,孟夏俄惊草木长。

绝壁千寻凌杳霭,深岩六月宿冰霜。

人间不有宣尼叟,谁信申韩未是刚?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王守仁在龙冈草堂的孤独与思考。首句“旅况萧条寄草堂”点明了诗人身处异乡,环境清冷,心境孤寂。接着“虚檐落日自生凉”一句,通过夕阳洒在空旷屋檐上,自然生出凉意,营造了一种静谧而略带凄凉的氛围。

“芳春已共烟花尽,孟夏俄惊草木长。”这两句对比鲜明,春天的繁华与生机已逝去,转眼间夏天到来,草木迅速生长,暗示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更迭。这种对季节变换的敏感捕捉,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界的深刻感悟。

“绝壁千寻凌杳霭,深岩六月宿冰霜。”这两句进一步描绘了龙冈的地理环境,绝壁高耸入云,云雾缭绕;深岩之中,即便是在炎热的六月,也仿佛有冰霜留存,形象地展现了山地气候的奇特与险峻。这样的描写不仅展示了自然景观的壮丽,也映射了诗人内心的坚韧与超脱。

最后,“人间不有宣尼叟,谁信申韩未是刚?”诗人借古喻今,以孔子(宣尼)的智慧与坚韧为参照,表达了对自身品格的期许与对世事的洞察。孔子作为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其思想强调仁义礼智,而申不害与韩非子则是法家的代表人物,主张严刑峻法。诗人在此提出疑问,是否只有法家的刚硬才是真正的刚强,还是孔子的仁德更为可贵?这不仅是对个人道德修养的反思,也是对当时社会风气的一种批判。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绘和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展现了诗人独特的审美情趣和深邃的思想境界。

收录诗词(564)

王守仁(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汉族,幼名云,封新建伯,谥文成,人称王阳明。明代最著名的思想家、文学家、哲学家和军事家。王阳明不仅是宋明心学的集大成者,一生事功也是赫赫有名,故称之为“真三不朽”其学术思想在中国、日本、朝鲜半岛以及东南亚国家乃至全球都有重要而深远的影响,因此,(心学集大成者)和孔子(儒学创始人)、孟子(儒学集大成者)、朱熹(理学集大成者)并称为孔、孟、朱、王

  • 字:伯安
  • 号:阳明
  • 生卒年:1472年10月31日-1529年1月9日

相关古诗词

龙冈漫兴五首(其三)

路僻官卑病益閒,空林惟听鸟间关。

地无医药凭书卷,身处蛮夷亦故山。

用世谩怀伊尹耻,思家独切老莱斑。

梦魂兼喜无馀事,只在耶溪舜水湾。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删]韵

龙冈漫兴五首(其四)

卧龙一去忘消息,千古龙冈漫有名。

草屋何人方管乐,桑间无耳听咸英。

江沙漠漠遗云鸟,草木萧萧动甲兵。

好共鹿门庞处士,相期采药入青冥。

形式: 七言律诗

龙冈漫兴五首(其五)

归与吾道在沧浪,颜氏何曾击柝忙?

枉尺已非贤者事,斩轮徒有古人方。

白云晚忆归岩洞,苍藓春应遍石床。

寄语峰头双白鹤,野夫终不久龙场。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答毛拙庵见招书院

野夫病卧成疏懒,书卷长抛旧学荒。

岂有威仪堪法象?实惭文檄过称扬。

移居正拟投医肆,虚席仍烦避讲堂。

范我定应无所获,空令多士笑王良。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