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初旬连日大风雨因述见闻作短歌纪灾得十章(其七)

西南河壖多厝棺,一朝飘泊随奔湍。

儿孙跣足走荒卤,往来讯觅携长竿。

蟛蜞咬骭流血鲜,号哭不得喉舌乾。

谁家故坟十围树,带椁连根倒当路。

黄泥不坚白骨露,败槥浮浮蚁资渡。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战乱或自然灾害后的一片荒凉景象。西南河岸,战乱频仍,许多棺材被遗弃,随着洪水漂流而去。儿孙们赤着脚在盐碱地上奔跑,寻找亲人,手持长竿,四处探寻。蟛蜞叮咬,伤口流血,哀嚎声中,喉咙干涩,难以发出声音。

曾经的故坟旁,十围之树倒伏在路上,连同棺椁一起倒下。黄土松软,白骨裸露,腐朽的棺木漂浮,蚂蚁借此为生。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战乱或天灾给人们带来的苦难与悲痛,以及自然环境的破坏与变迁。

收录诗词(3925)

姚燮(清)

成就

著有《今乐考证》、《大梅山馆集》、《疏影楼词》。

经历

道光举人,以著作教授终身。治学广涉经史、地理、释道、戏曲、小说。工诗画,尤善人物、梅花。

  • 字:梅伯
  • 号:复庄
  • 籍贯:浙江镇海(今宁波北仑)
  • 生卒年:1805—1864

相关古诗词

八月初旬连日大风雨因述见闻作短歌纪灾得十章(其八)

恶风薙树如薙发,遍地泥翻草根拔。

恶流灌街如灌河,高堂大厦皆盘涡。

三日五日断沽市,千家万家隔生死。

眼中苦劫难独逃,身外恩仇可平视。

冻雀满瓦无游鹰,拂面不去多饥蝇。

我方移榻避危壁,健脚来报东山崩。

时太白山崩,一石梗路,围可百亩。

形式: 古风

八月初旬连日大风雨因述见闻作短歌纪灾得十章(其九)

懒童挈瓶苦运泉,炊妪泪眦愁湿烟。

西房阴阴窗顶揭,案书打作羊毛毡。

关门早饭一堂坐,汎滥江湖狎单舸。

坐之不安眠亦可,魂梦摇摇恐难妥。

夜中声势差一停,南云漏赤微有星,星芒荦确天生棱。

形式: 古风

八月初旬连日大风雨因述见闻作短歌纪灾得十章(其十)

两目淫淫万象烂,六时昏昏已无旦。

有何华岳来塞胸,触处都成古忧患。

流民十万方保家,道途心迹犹槎枒。

易兵为穰已不济,杀命于天复谁避?

直教愚贱轻织耕,转使仁人亡志气。

守令出衙称踏灾,拖鞭曳杖随舆儓,谓能体民同悲哀。

形式: 古风

当西曲变歌三章(其一)

对琴顽坐愁断弦,不如俯弄幽涧泉。

桃花当风未肯静,遂使陌路多谗言。

碧云迢迢天万里,缩入荒池一尺水,万物何人悟根始?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