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西曲变歌三章(其一)

对琴顽坐愁断弦,不如俯弄幽涧泉。

桃花当风未肯静,遂使陌路多谗言。

碧云迢迢天万里,缩入荒池一尺水,万物何人悟根始?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当西曲变歌三章(其一)》由清代诗人姚燮所作,通过生动的意象和深邃的哲理,展现了诗人对音乐、自然与人性的深刻思考。

首句“对琴顽坐愁断弦”,描绘了诗人面对断弦之琴,内心充满愁绪的情景,暗示了音乐与情感之间的紧密联系。接着,“不如俯弄幽涧泉”一句,诗人转而以自然界的流水来替代断弦之琴,表达了在音乐无法传达情感时,自然之音同样能抚慰心灵的意境。

“桃花当风未肯静,遂使陌路多谗言”两句,运用了拟人的手法,将桃花在风中摇曳的姿态与人间的流言蜚语相联系,寓意着世间的纷扰与不公,以及人们在面对谣言时的无助与困惑。

“碧云迢迢天万里,缩入荒池一尺水”描绘了一幅辽阔与渺小并存的画面,碧云与天际的广阔对比着荒池中的一尺清水,象征着宇宙的浩瀚与个体的微不足道,同时也暗示了在宏大的世界面前,个人的力量与选择的重要性。

最后,“万物何人悟根始?”这一问句,直指生命与存在的本质,提出了一个关于宇宙起源和万物生成的根本问题,引人深思,体现了诗人对生命意义和宇宙真理的探索与追问。

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刻的哲理,展现了诗人对音乐、自然、人性以及宇宙奥秘的独到见解,既富有艺术美感,又蕴含深邃的哲学思考。

收录诗词(3925)

姚燮(清)

成就

著有《今乐考证》、《大梅山馆集》、《疏影楼词》。

经历

道光举人,以著作教授终身。治学广涉经史、地理、释道、戏曲、小说。工诗画,尤善人物、梅花。

  • 字:梅伯
  • 号:复庄
  • 籍贯:浙江镇海(今宁波北仑)
  • 生卒年:1805—1864

相关古诗词

当西曲变歌三章(其二)

狂澜溺我首,狂酒溺我心。

柳花不煖鸳鸯衾,屏山隔灯千丈岑,下有密网罗黄金。

形式: 古风 押[侵]韵

当西曲变歌三章(其三)

瘈狗不愁顶生角,盲马何能识山岳?

煮硝炼磺求外丹,升天犹易脱骨难,肥肉留与他人餐。

形式: 古风

水涨平后散步登北城作二章(其一)

裹云坐清昼,压水眠黄昏。

素壁不留滓,今有新苔痕。

暄暄渐生日,稍稍堪出门。

漉漉江湖泥,烂烂胶巷村。

饥乌识人饿,不来屋角翻。

下投落叶堆,乱啄枯木根。

似感翼尚完,劳据仍天恩。

民生有转机,未妨乞食存。

八月御重裌,于理当已温。

何以风略吹,悚然凉心魂。

形式: 古风 押[元]韵

水涨平后散步登北城作二章(其二)

狼藉城头云,惨与水光凝。

乱山插水底,密舶压山碇。

迥然谁家楼,孤柳索犹剩。

似我摇落馀,独拄万象靓。

窭人艰一身,势难活群命。

徒借歌哭狂,哆口论时病。

西壁开晚阳,千里纳空映。

庶夺元浩还,不受梦气胜。

郊原如大湖,金采一泓定。

堤防将就颓,东泄势毋劲。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