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山中兰叶径,城外李桃园。
岂知人事静,不觉鸟声喧。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幽静的山中田园风光和城外果园景象。开篇“山中兰叶径,城外李桃园”两句,以鲜明对比的手法,勾勒出两种不同环境下的美丽景色。一方面是山中的野性与纯净,兰花常喻清雅,此处用以形容山中小道的幽静;另一方面是城外农田的丰饶与生机,李桃象征着果实的繁盛。这些意象共同营造出一种远离尘嚣、宁静致远的氛围。
然而,在这宁静的背后,却潜藏着对人世喧哗的淡漠和超然。诗人通过“岂知人事静,不觉鸟声喧”两句,表达了自己对于外界纷争与噪音的不闻不问,以及内心深处的一种超脱。这里的人事静,是指世间的繁杂事务在这宁静环境中变得微不足道;而鸟声喧,则是自然界的声音,在诗人耳中并未引起任何骚动,反而是一种和谐旋律。
总体来看,这首诗不仅展现了作者对大自然美景的细腻描摹,更重要的是,它传递了一种超脱红尘、归隐田园的心境。这种心境既是对世俗喧嚣的一种逃避,也是一种深刻的人生体验和精神追求。
不详
唐代诗人。汉族,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齐名,世称“初唐四杰”,其中是“初唐四杰”之首。唐高宗上元三年(676年)八月,自交趾探望父亲返回时,不幸渡海溺水,惊悸而死。在诗歌体裁上擅长五律和五绝,代表作品有《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等;主要文学成就是骈文,无论是数量还是质量,堪称一时之最,代表作品有《滕王阁序》等
山泉两处晚,花柳一园春。
还持千日醉,共作百年人。
客念纷无极,春泪倍成行。
今朝花树下,不觉恋年光。
早是他乡值早秋,江亭明月带江流。
已觉逝川伤别念,复看津树隐离舟。
归舟归骑俨成行,江南江北互相望。
谁谓波澜才一水,已觉山川是两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