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元代诗人刘鹗所作的《浮云道院诗》系列中的第五首。诗中,诗人通过对人生与自然的观察,表达了对世俗物质追求的反思和对超脱境界的向往。
"生人以御物,何事随物化",这两句揭示了人们常常被物质世界所役使,失去了自我,变得随波逐流。"五色双目盲,昏昏旦为夜",形象地描绘了人们在五光十色的诱惑下,心灵迷失,如同生活在日夜不分的混沌之中。
然而,诗人并未停留于消极的感慨,"高处忽眼新,令我重悲诧",他意识到只有当心灵提升到一个更高的层面,才能看到不一样的风景,感受到新的震撼。"为塞陷天流,云开见嵩华",这句寓言性很强,意味着只有超越世俗的束缚,拨开浮云,才能见到真正的壮丽山川——嵩华,象征着精神上的觉醒和超脱。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比喻和深沉的哲理,表达了诗人对于人生境遇的深刻洞察和对超然境界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