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云道院诗二十二首,并引(其五)

生人以御物,何事随物化?

五色双目盲,昏昏旦为夜。

高处忽眼新,令我重悲诧。

为塞陷天流,云开见嵩华。

形式: 古风 押[祃]韵

鉴赏

这首诗是元代诗人刘鹗所作的《浮云道院诗》系列中的第五首。诗中,诗人通过对人生与自然的观察,表达了对世俗物质追求的反思和对超脱境界的向往。

"生人以御物,何事随物化",这两句揭示了人们常常被物质世界所役使,失去了自我,变得随波逐流。"五色双目盲,昏昏旦为夜",形象地描绘了人们在五光十色的诱惑下,心灵迷失,如同生活在日夜不分的混沌之中。

然而,诗人并未停留于消极的感慨,"高处忽眼新,令我重悲诧",他意识到只有当心灵提升到一个更高的层面,才能看到不一样的风景,感受到新的震撼。"为塞陷天流,云开见嵩华",这句寓言性很强,意味着只有超越世俗的束缚,拨开浮云,才能见到真正的壮丽山川——嵩华,象征着精神上的觉醒和超脱。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比喻和深沉的哲理,表达了诗人对于人生境遇的深刻洞察和对超然境界的追求。

收录诗词(365)

刘鹗(元)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浮云道院诗二十二首,并引(其六)

留心强为善,万事当听天。

天定还胜人,何须苦烦煎?

原宪竟得贫,颜子不假年。

在彼不我知,在我当勉旃。

形式: 古风 押[先]韵

浮云道院诗二十二首,并引(其七)

有客远方来,访我衡门下。

岂无一樽酒,乐此芳时暇。

好风吹晚花,绿醑粘盏斝。

痛饮君莫辞,流水易衰谢。

形式: 古风 押[祃]韵

浮云道院诗二十二首,并引(其八)

春来农事及,雨过田水满。

呼童具犁锄,耕作趁春暖。

但愿黍稷稔,客至得相款。

此外复何求,读书识吾短。

形式: 古风

浮云道院诗二十二首,并引(其九)

失之要本无,既得乃固有。

但知贫为常,未知贱者丑。

贫贱与得失,命矣果谁咎?

万态森前陈,凝然袖吾手。

形式: 古风 押[有]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