晓行梧桐岭

担簦畏炎暑,肃肃问宵征。

马首已十里,鸡声才五更。

云迷青障小,月挂玉钩横。

农舍欲安挽,戒奴毋大惊。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翻译

挑着担子畏惧炎热,夜晚严肃地踏上征程。
马头已经走出十里,鸡鸣声才刚刚破晓五更。
云雾缭绕,遮住了远处的青山,月亮挂在天空像挂着横置的玉钩。
农家屋舍在望,想要安静下来,告诫仆人不要大声惊扰。

注释

担簦:挑着担子。
畏:畏惧。
炎暑:炎热的夏天。
肃肃:严肃的样子。
问宵征:夜晚出行。
马首:马头。
十里:十里的路程。
云迷:云雾弥漫。
青障:青山。
小:远处。
月挂:月亮挂在天空。
玉钩横:像横置的玉钩。
农舍:农家屋舍。
欲安:想要安静。
挽:停留。
戒奴:告诫仆人。
毋大惊:不要大声惊动。

鉴赏

此诗描绘早晨出行时的景象和感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古人清晨旅途中的情趣。首句“担簦畏炎暑”直击夏日炎热之气氛围,"肃肃问宵征"则表明诗人对夜行者的关切与询问。接着两句,“马首已十里,鸡声才五更”,通过具体的距离和时间,描绘了清晨旅途中的静谧与寂寞。

下片“云迷青障小,月挂玉钩横”中,"云迷青障小"形象生动地展现了山岭间迷雾缭绕的景色,而"月挂玉钩横"则以诗意美丽的语言描写夜幕未退时那挂在天边如玉钩般的明月。最后两句,“农舍欲安挽,戒奴毋大惊”表达了诗人对乡间生活的向往和希望不惊扰平静生活的愿望。

整首诗语言简洁而富有意境,每一句都紧扣主题,生动地再现了一幅清晨山岭行旅图。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鲜活的景象刻画,展现了诗人深邃的艺术功力和对自然美景的独特感受。

收录诗词(788)

李曾伯(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原籍覃怀(今河南沁阳附近),南渡后寓居嘉兴(今浙江嘉兴)。南宋中晚期名臣、词人,太宰李邦彦之后。其词喜用慷慨悲壮之调,抒发忧时感世之情,自称“愿学稼轩翁(辛弃疾)”《四库提要》称其“才气纵横,颇不入格,不屑拾慧牙后”。有《可斋杂稿》等传世

  • 字:长孺
  • 号:可斋
  • 籍贯:要亦戛戛异
  • 生卒年:1198年-1268年

相关古诗词

晓行颍上县

斗大一城垒,角分双佛图。

戍营多甲士,耕陇少丁夫。

月落鸡声杳,风高雁影孤。

征人皎无寐,趣马问征途。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虞]韵

桂林即事(其二)

一日四时具,从来五岭然。

留连落花雨,依约熟梅天。

瘴重常垂箔,春深未脱绵。

新来那戒饮,未夜已思眠。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

桂林即事(其一)

每测南方候,时惊北客心。

一冬无雁过,三月有蛩吟。

槐暑常临午,梅霖不待壬。

近来知节适,不怕瘴烟侵。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侵]韵

桂林宴交代董侍郎乐语口号

同是虚皇老从臣,海山深处细论心。

金兰谊笃新藩翰,玉笋班趋旧禁林。

对月不妨延桂影,思人惟有护棠阴。

公归定是调商鼎,莫忘梅花雪片吟。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