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新岁击新鼓,普施新法雨。
万物尽从新,一一就规矩。
普贤大士欣欢,乘时打开门户。
放出白象王,遍地无寻处。唯有这个,不属故新。
等闲开口,吞却法身。千年桃核里,元是旧时仁。
这首宋朝时期的禅宗偈颂,由释宗杲所作,以新年为背景,寓含深刻的佛法意蕴。诗中通过“新岁击新鼓”和“普施新法雨”的形象,象征着新的一年带来新的开始和佛法的普遍传播。"万物尽从新,一一就规矩"表达了世间万象在佛法的规范下焕然一新。
接着,诗人将普贤菩萨描绘为顺应时机,开启智慧之门,象征着佛法的普及和觉醒。"放出白象王,遍地无寻处",白象王象征着佛法无边,难以寻觅,暗示佛法无所不在,超脱世俗。
最后两句,“唯有这个,不属故新”,强调佛法的本质超越时间的新旧变迁,永恒不变。“等闲开口,吞却法身”,意指修行者轻易领悟佛法真谛,能融会贯通,达到法身(即佛性)的境界。
"千年桃核里,元是旧时仁",以桃核比喻久远的佛法智慧,即使历经千年,其内在的仁爱与真理依然如故。整体上,这首诗寓教于乐,借新年景象阐述佛法的恒常与智慧。
不详
俗姓奚,临济宗僧人,是宋代禅宗史上“看话禅”派的创始人,法名妙喜,赐号“大慧普觉禅师”。宗杲生活于北、南宋之际,在南渡后倡明儒佛渗透、回应儒家辟佛方面立下大功。他不仅是连结南北两宋僧人与儒学的重要环节,而且也是南宋佛教史上最具代表性的人物
三个与四个,七个与八个。
数目甚分明,无人数得过。
既是数目分明,为甚么无人数得过。
道士著白襕,且非真措大。
拆去东篱,补起西壁。径山门下,全无准的。
有店的,谁委悉。
僧堂觑破香积厨,鸱吻咬杀佛殿脊。
四月十五这公案,七月十五方结绝。
即今这里许多人,人人有理难分雪。
生是死之生,死是生之死。
两路坦然平,无彼复无此。既无生死,又无彼此。
明明百草头,明明祖师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