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崔十八寄元浙东王陕州

未能同隐云林下,且复相招禄仕间。

随月有钱胜卖药,终年无事抵归山。

镜湖水远何由汎,棠树枝高不易攀。

惆怅八科残四在,两人荣闹两人闲。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删]韵

翻译

不能一起隐居山林之中,只能相互邀请在官场上谋生。
月有钱财收入胜过卖药,整年无事可做只想归隐山林。
镜湖水遥远难以泛舟游玩,棠树枝高不可轻易攀登。
遗憾八位同科只剩四位,两人忙碌于功名,两人悠闲自在。

注释

未能:没能做到。
同隐:一起隐居。
云林:指山林。
且复:姑且再。
相招:互相邀请。
禄仕:做官,获取俸禄。
随月:每月。
有钱胜:有金钱超过。
卖药:卖药为生。
终年:整年。
无事:没有事情。
抵归山:相当于回到山林。
镜湖:湖泊名,此处代指美景。
何由:如何能够。
汎:同'泛',泛舟。
棠树:一种树木。
枝高不易攀:树枝高难以攀登,象征难以达成的目标。
惆怅:感到失落。
八科:科举考试的八个科目。
残四在:只剩下四个人。
两人:指诗人和朋友。
荣闹:忙碌于荣华富贵。
两人闲:两个人悠闲。

鉴赏

这首诗是白居易在唐朝所作,名为《同崔十八寄元浙东王陕州》。从内容来看,这是一首表达友情和怀念之情的诗句。

“未能同隐云林下,且复相招禄仕间。” 这两句表明诗人与朋友尚未能够一同隐居,而是仍然在世俗的职场中互相邀请、呼应。这反映了诗人对朋友的情谊和彼此之间的理解。

“随月有钱胜卖药,终年无事抵归山。” 这两句描绘了一种理想中的生活状态,即只要每个月有一点收入,就足以过简单的生活,不需要像卖药那样辛苦劳作,最终可以不为世俗纷争所累,归隐于山中。这是诗人对一种平和、自在生活向往的表达。

“镜湖水远何由汎,棠树枝高不易攀。” 这两句通过景物描写,表现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无奈。镜湖水远,难以到达;棠树枝高,不容易攀爬。这可能是比喻诗人对理想生活的向往和现实中的困难。

“惆怅八科残四在,两人荣闹两人闲。” 这两句反映了诗人对于科举考试的感慨。八个科目中,只剩下四个还在继续,这里可能是指友人或诗人本身的经历。"两人荣闹两人闲" 则表达了朋友之间相互扶持,共同度过忙碌与平淡的日子。

总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和个人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诗人对于友谊、生活理想以及科举考试的复杂情感。

收录诗词(2943)

白居易(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 字:乐天
  • 号:香山居士
  • 生卒年:772年-846年

相关古诗词

同梦得和思黯见赠来诗中先叙三人同宴之欢次有叹鬓发渐衰嫌孙子催老之意因酬妍唱兼吟鄙怀

醉伴腾腾白与刘,何朝何夕不同游。

留连灯下明犹饮,断送尊前倒即休。

催老莫嫌孙稚长,加年须喜鬓毛秋。

教他伯道争存活,无子无孙亦白头。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同梦得暮春寄贺东西川二杨尚书

龙节对持真可爱,雁行相接更堪誇。

两川风景同三月,千里江山属一家。

鲁卫定知连气色,潘杨亦觉有光华。

应怜洛下分司伴,冷宴闲游老看花。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麻]韵

因梦得酬牛相公初到洛中小饮见赠

淮南挥手抛红旆,洛下回头向白云。

政事堂中老丞相,制科场里旧将军。

宫城烟月饶全占,关塞风光请半分。

诗酒放狂犹得在,莫欺白叟与刘君。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文]韵

在家出家

衣食支吾婚嫁毕,从今家事不相仍。

夜眠身是投林鸟,朝饭心同乞食僧。

清唳数声松下鹤,寒光一点竹间灯。

中宵入定跏趺坐,女唤妻呼多不应。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蒸]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