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一径缘云彻上台,玉楼银阙冠崔嵬。
连峰衮衮从天下,迥野茫茫匝地开。
晓日重溟红浪涌,夜灯千岭瑞光来。
却归下土人应怪,身自瑶池阆苑回。
此诗描绘了一番仙境的景象,开篇“一径缘云彻上台”即设定了一个超凡脱俗的空间背景。"玉楼银阙冠崔嵬"中,“玉楼”与“银阙”均为宫殿之美称,而“崔嵬”则形容其高大雄伟,显示出仙境宫阙的壮丽。
接着,"连峰衮衮从天下"一句,以“连峰”指代连绵不绝的山峰,“衮衮”形容其气势磅碍,表明仙境之上与天相接,自然景观与神圣气息浑然一体。"迥野茫茫匝地开"则描写了广袤无垠的原野,"匝地开"暗示着空间的开阔与辽远。
再看下片,“晓日重溟红浪涌”中“晓日”指晨光初照,而“重溟”、“红浪”则形容光线在水面上的折射和波光粼粼,营造出一幅生动的早晨景象。"夜灯千岭瑞光来"则描绘了夜晚的仙境,"夜灯"指的是星辰或宫阙中的灯火,而“瑞光”则暗示着吉祥之意。
最后两句,“却归下土人应怪,身自瑶池阆苑回”,诗人在此表达了对仙界的向往与归属感。"却归下土"意味着从仙境回到尘世,而“人应怪”则是说人们对于诗人的这番经历应该感到惊奇。"身自瑶池阆苑回"中,“瑶池”、“阆苑”皆为神仙所居之地,诗人以此强调了自己与仙境的渊源和归属感。
总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对仙境景象的精彩描绘,展现了一种超脱尘世、追求永恒美好的精神追求。
不详
南宋著名诗人、书法名家。南宋襄阳谷城人(今湖北省谷城县),后寓居台州(今浙江省临海县)。其父王纲,任徽州(今安徽省歙县)通判(与知府、知州共治政事),因反对金人立卖国求荣的张邦昌为君,为时人所敬重。绍兴八年(1138年)中进士,乾道六年(1170年)卒于临海。所著有《汉滨集》、《奏议》、《经解》等行于世。南宋高宗、孝宗时期著名诗人
翠岭苍岩带落霞,水云平野一川斜。
二山相距无千里,数口俱仙有两家。
仇穴便当营草屋,武陵何必访桃花。
择乡试复询风俗,善政人人令尹誇。
树林阴翳鸟声繁,下有幽人昼掩关。
五亩丘园傍城市,一堂花竹带云山。
留连风月真成趣,屏远尘埃雅自闲。
我访一区无定所,卜邻拟向翠微间。
孤枕僧庵梦不成,披衣推户竹轩明。
一天月色连秋色,万树风声似水声。
小槛沉沉青嶂合,脩檐冉冉白云行。
今宵伫立情何限,晓鉴霜毛两鬓生。
当年英妙曳青衿,曾习王褒盛德吟。
骥騄作驹期万里,鸾凰振翼便千寻。
驰声场屋谁勍敌,好事侯邦尽赏音。
古语美成须在久,愿君长保岁寒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