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由元代诗人赵孟頫所作,名为《李仲渊求其弟叔行万竹亭诗为赋一首》。诗中描绘了竹林中的宁静与生机,以及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深深喜爱和向往。
首句“闻君有弟多栽竹”,开篇即点明主题,李仲渊在其弟弟的万竹亭中栽种了许多竹子,引出诗人赵孟頫的拜访与题诗。接下来,“邀我题诗寄远情”一句,表达了诗人被邀请前来,并通过诗歌表达对远方友人的思念之情。
“翠碧飞来人政静,凤凰鸣集实初成”两句,运用生动的意象,描绘了竹林中的宁静与和谐。翠绿的竹叶随风轻轻摇曳,仿佛是大自然的乐章,而凤凰的鸣叫则象征着吉祥与和谐,进一步强调了竹林的美丽与宁静。
“江波倒影春云合,山月笼阴夜气清”两句,将视线从竹林扩展到更广阔的自然景象。江面上波光粼粼,映照着天空中的云彩,春日的云朵似乎与江面融为一体。夜晚,山间的月色笼罩在竹林之上,营造出一种清幽的氛围。
最后,“我亦有亭深竹里,也思归去听秋声”两句,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向往与追求。他想象自己也有一个竹林中的亭子,希望能在那里度过宁静的时光,聆听秋天的声音,进一步深化了对自然的热爱与向往。
整首诗以竹为主题,通过细腻的描绘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竹林的美丽与宁静,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深深喜爱和向往,以及对远方友人的思念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