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山先贤祠落成八首(其五)

武夷九曲水,流出三神山。

考亭得勉斋,壁立孔门颜。

信斋继其志,经礼赖以完。

六经复其一,百世功不刊。

形式: 古风

翻译

武夷山中的九曲溪水,流经了三座神山。
在考亭这个地方,勉斋先生的精神得以传承,如同孔子门墙的颜回一般。
信斋继承了他的志向,使经学得以完善。
他恢复了一部经典,这百世的功绩永不磨灭。

注释

武夷:武夷山。
九曲:九曲溪。
水:溪水。
三神山:传说中的神山。
考亭:地名,指福建建阳考亭书院。
勉斋:朱熹的号,朱熹是南宋理学家。
孔门:孔子的门徒。
颜:颜回,孔子弟子,以德行著称。
信斋:可能是另一位学者的号。
志:志向。
经礼:儒家经典和礼仪。
完:完备。
六经:儒家的六部经典著作:《诗》、《书》、《礼》、《易》、《乐》、《春秋》。
复其一:恢复或重振一部。
百世:百代,长久。
功不刊:功业永垂不朽。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武夷山的神秘与文化内涵,将自然景观与人文精神相结合。"武夷九曲水,流出三神山",以山水起笔,展现出武夷山的壮丽景色和神话色彩,暗示着深邃的历史传说。"考亭得勉斋,壁立孔门颜",考亭是朱熹讲学之地,勉斋象征着儒家的严谨学风,这里比喻朱熹的思想如同孔子门墙般高峻,影响深远。

"信斋继其志,经礼赖以完",信斋可能指的是后继者如陆九渊或其弟子,他们继承并发扬了朱熹的学术精神,使得儒家经典得以完善。"六经复其一,百世功不刊",强调了这些学者对儒家经典的贡献,认为他们的成就即使历经百年也能永载史册,具有不朽的功绩。

整体来看,这首诗是对武夷山先贤尤其是朱熹及其后学的敬仰与赞美,体现了宋代士人对学术传承的重视和对儒家文化的坚守。

收录诗词(114)

熊鉌(宋末元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初名铄,字位辛。一号退斋。度宗咸淳十年进士。授汀州司户参军。入元不仕。幼志于濂、洛之学,从朱熹门人辅广游,后归武夷山,筑鳌峰书堂,子弟甚众。有《三礼考异》、《春秋论考》、《勿轩集》等

  • 字:去非
  • 号:勿轩
  • 籍贯:建宁建阳
  • 生卒年:1253—1312

相关古诗词

三山先贤祠落成八首(其四)

共惟无极翁,混元再开辟。

关洛与考亭,杲杲行世日。

惟此五大贤,人极赖以立。

谓宜昭明荐,千古为令式。

形式: 古风

三山先贤祠落成八首(其三)

道原出于一,秩祀安有二。

作俑唐开元,损益端有俟。

杨马彼何人,周程列其次。

论议轻一时,典祀误来世。

形式: 古风

三山先贤祠落成八首(其二)

平地忽突兀,敏手何神哉。

蔼然色笑中,见此通济才。

入门知我心,三岁犹初来。

祀典关百世,所贵重讨裁。

形式: 古风 押[灰]韵

三山先贤祠落成八首(其一)

填宿久旅奎,一朝开文治。

行歌闽水春,芹藻见新意。

林亭郁环合,祠宫敞宏丽。

欲赓泮宫颂,且作乡校议。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