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周处士弘让诗

试逐赤松游,披林对一丘。

梨红大谷晚,桂白小山秋。

石镜菱花发,桐门琴曲愁。

泉飞疑度雨,云积似重楼。

王孙若不去,山中定可留。

形式: 古风 押[尤]韵

鉴赏

这首诗是南北朝时期诗人庾信(即庾肩吾)的作品,名为《寻周处士弘让》。诗中描绘了诗人游历自然景观,与古道德高的隐者交流之情怀。

"试逐赤松游,披林对一丘。"

这里借用传说中的仙树“赤松”,表达诗人追寻高洁之士的情操和志趣。“披林”则是指穿越森林,“对一丘”意味着面对着一座小山,显示了诗人的游踪和他所向往的境界。

"梨红大谷晚,桂白小山秋。"

这两句通过鲜明的色彩对比,描绘出一个生动的自然景象。“梨红”指的是晚霞映照下的梨花,“大谷晚”则是说在深邃的大自然中感受到日暮的宁静与美丽。而“桂白小山秋”,则是通过桂花的洁白,表现了小山在秋天的清幽与雅致。

"石镜菱花发,桐门琴曲愁。"

诗人借助“石镜”来形象地表达水面如镜的宁静,而“菱花发”则是指水中菱角花盛开的情景。“桐门”可能指的是隐士所居之地,“琴曲愁”则表明诗人在这宁静的环境中弹奏琴曲,心中却充满了对高洁生活的向往和不舍。

"泉飞疑度雨,云积似重楼。"

这里通过“泉飞”来形容山间清泉飞流而下,与“疑度雨”相呼应,营造出一种自然界天人合一的氛围。而“云积似重楼”则是对高耸云层的一种比喻,展示了诗人眼中壮丽的山势。

"王孙若不去,山中定可留。"

这两句表达了一种如果不是非要离开的话,在这美好的山林之中完全可以安心居住下去的愿望。这里的“王孙”泛指贵族或有身份的人,而诗人自比为“山中”,显示了他对自然生活的向往和归属感。

整首诗通过生动的景物描写,表达了诗人对于高洁隐逸生活的渴望,以及他在大自然中的情感体验。

收录诗词(99)

庾肩吾(南北朝)

成就

不详

经历

一作慎之。世居江陵。初为晋安王国常侍,同刘孝威、徐摛诸人号称“高斋学士”。简文即位,进度支尚书,有集十卷。历仕太子中庶子、进度支尚书、江州剌史等职,封武康县侯。工诗,其诗雕琢辞采,讲究声律。胡 应麟称其诗“风神秀相,洞合唐规”。《书品》为其重要的书法论著,文中挑选了以东汉张芝居首的草、隶书家共128人,按品位分高、中、低三等,每等再分上、中、下三级。此书的特点在于不是就每件作品加以品评,而是就每一级集中综合品评,区分优劣

  • 字:子慎
  • 籍贯:南阳新野(今属河南省)
  • 生卒年:487-551

相关古诗词

尘镜诗

明镜如明月,恒常置匣中。

何须照两鬓,终是一秋蓬。

形式: 古风 押[东]韵

岁晚出横门诗

年华改岁阴,游客喜登临。

据鞍垂玉帖,横腰带锦心。

冰弱浮桥没,沙虚马迹深。

倚弓依石岸,回床向柳阴。

智琼来劝酒,文君过听琴。

明朝云雨散,何处更相寻。

形式: 古风 押[侵]韵

有喜致醉诗

忽见庭生玉,聊欣蚌出珠。

兰芬犹载寝,蓬箭始悬弧。

既喜枚都尉,能欢陵大夫。

频朝中散客,连日步兵厨。

杂曲随琴用,残花听酒须。

脆梨裁数实,甘查唯一株。

兀然已复醉,摇头歌凤雏。

形式: 古风 押[虞]韵

至老子庙应诏诗

虚无推驭辨,寥廓本乘霓。

三门临苦县,九井对灵溪。

盛丹须竹节,量药用刀圭。

石似临邛芋,芝如封禅泥。

毻毛新鹄小,盘根古树低。

野戍孤烟起,春山百鸟啼。

路有三千别,途经七圣迷。

唯当别关吏,直向流沙西。

形式: 古风 押[齐]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