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僧南归

渐老念乡国,先归独羡君。

吴山全接汉,江树半藏云。

振锡林烟断,添瓶涧月分。

重栖上方定,孤狖雪中闻。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文]韵

翻译

年纪渐长便生故土之思,很羡慕您能够先我而行。
吴山与汉地相隔不远,江边树仿佛藏于烟云之中。
振动锡杖走入荒地,不免以涧水果腹,饥饿难忍。
你又回寺院练习禅定,听那孤独的猿猴雪中长鸣。

注释

乡国:指家乡。
吴山:指南归僧人的家乡。
汉:指作者简长所住的寺院。
锡:锡杖,佛教法器,杖高与眉齐,头有锡环。
原是僧人乞食时,振环作声,以代叩门,兼防牛犬之用。
后为法器,是比丘常持的十八物之一。
瓶:指僧人用来作为食器的钵盂。
上方:佛教的寺院。
狖:黑色的长尾猿。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僧人释简长所作的《送僧南归》,表达了诗人随着年事渐长对故乡的思念之情,以及对友人独自南归的羡慕。首句“渐老念乡国”直接抒发了诗人对家乡的深深眷恋,随着岁月流逝,这种情感愈发强烈。

接下来的“先归独羡君”则表达了诗人对僧人能够先行回归故里的羡慕,暗示了自己暂时还无法实现的愿望。诗人以景寓情,通过描绘吴地山水的景象来烘托友人的行程:“吴山全接汉,江树半藏云”,吴地的山峦与汉水相连,江边的树木半隐于云雾之中,画面开阔而富有诗意,寓示着友人旅程的遥远和神秘。

“振锡林烟断,添瓶涧月分”两句进一步描绘僧人的行踪,锡杖在林间摇曳,打断了林间的烟霭,僧人在月光下汲取涧水,增添了画面的宁静与禅意。最后一句“重栖上方夜,孤狖雪中闻”,诗人想象僧人在夜晚重新回到寺庙,只听到雪中的独猿哀鸣,营造出一种寂寥而深远的意境,表达了对友人旅途的关切和对僧人修行生活的想象。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细腻的情感和生动的景色描绘,展现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和对友人南归的祝福,同时也寓含了对僧人出家生活的理解和感慨。

收录诗词(20)

释简长(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送僧游五台山

五峰横绝汉,寒翠倚苍冥。

积雪无烦暑,高杉碍落星。

碛雪檐外见,边角坐中听。

师到栖禅夜,龙湫独灌瓶。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青]韵

宿许山人别业

岚霁景初分,溪桥对石门。

犬声知远客,烧影见前村。

古木秋生菌,空山夜答猿。

几因留我宿,静话极诗源。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元]韵

寄丁学士

想极南溟外,江园草树秋。

浮生如寄梦,几夕是离愁。

仙馆闲明月,星车背远流。

祇应西掖吏,时复望沧洲。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

寄云水禅师

千峰耸寒翠,古刹凌秋云。

高人敛幽迹,世事何由闻。

禅石抱苍藓,祖衣含净氛。

有时溪上步,自与鸟猿群。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文]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