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出自宋代陈楠的《金丹诗诀》之五十五,以炼丹术为喻,阐述了时间与变化的关系。
“谁知前短后长机”,诗人以“前短后长机”比喻事物发展过程中,不同阶段的特点和变化。前短后长,暗示着事物在发展的初期可能显得短暂或不显著,但随着时间推移,其影响和效果会逐渐显现并变得深远。这里暗含了对事物发展过程的深刻洞察,以及对时间价值的重视。
“十二时中只一时”,进一步强调时间的相对性和选择的重要性。十二时,即古代计时单位,这里泛指一天中的所有时刻。诗人指出,在这十二时中,只有特定的一刻最为关键,意味着在复杂多变的时间流中,把握住那个决定性的瞬间至关重要。
“晦朔望弦明进退”,晦朔望弦是月亮周期性变化的状态,分别对应月相的暗淡、新月、满月和月相的变化。诗人以此类比人生或事物的发展过程中的不同阶段,暗示在这些不同的状态中,存在着进与退、明与暗的变化规律,需要灵活应对。
“鍊成九转结婴儿”,最后两句则直接点明了主题——炼丹术。九转,是古代炼丹术中的一种方法,象征着通过多次提炼、转化,最终达到目标的过程。结婴儿,则是炼丹术中追求的最高境界,意指通过修炼达到身心合一、长生不老的状态。这两句不仅展示了炼丹术的神秘与高深,也隐喻了人生修炼、道德修养乃至宇宙真理的探索过程。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炼丹术的比喻,巧妙地探讨了时间、变化、选择与终极目标之间的关系,既富有哲理又充满诗意,展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对生命、宇宙和自我超越的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