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归蜀拟从巫峡过,何时得入旧房禅。
寺中来后谁身化,起塔栽松向野田。
此诗描绘的是诗人对归乡之路的期待与思考,同时也蕴含了对佛法修行者的敬仰。"归蜀拟从巫峡过,何时得入旧房禅"表达了诗人渴望回到蜀地(今四川一带),途经巫峡的计划,以及希望能够回到自己过去居住的地方进行禅修。这里的“旧房”不仅是物理空间的指代,更承载着诗人对于心灵归宿的向往。
"寺中来后谁身化,起塔栽松向野田"则是对一位佛教修行者的赞美。这位修行者可能已圓寂(即去世),但他的精神和教诲依然留在寺庙之中。诗人提到“身化”,是在说这位修行者已经达到一种境界,肉身可以转化为其他形态,这是佛教中的一个概念,常用来描述高僧的神通力。在他的影响下,寺院内外都充满了生机,甚至诗人提到要“起塔栽松向野田”,意在纪念这位修行者,并将其精神传承下去。"向野田"可能是指将这种精神带给更广阔的自然和社会环境。
整首诗通过对归乡路线的规划和对佛教修行者的尊敬,展现了诗人对于心灵寄托与自然界和谐共生的深刻思考。
不详
唐代诗人。汉族。早年出家为僧。自号“碣石山人”。据说在洛阳的时候后因当时有命令禁止和尚午后外出,做诗发牢骚,被韩愈发现其才华。后受教于韩愈,并还俗参加科举,但累举不中第。唐文宗的时候被排挤,贬做长江主簿。唐武宗会昌年初由普州司仓参军改任司户,未任病逝
池上时时松雪落,焚香烟起见孤灯。
静夜忆谁来对坐,曲江南岸寺中僧。
新蝉忽发最高枝,不觉立听无限时。
正遇友人来告别,一心分作两般悲。
诗成一夜月中题,便卧松风到曙鸡。
带月时闻山鸟语,郡城知近武陵溪。
水岸寒楼带月跻,夏林初见岳阳溪。
一点新萤报秋信,不知何处是菩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