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冯济远惠端砚

学道本屡空,所积岂为贫。

我生无长物,有辄恐累身。

挟块公子伯,陶土帝者仁。

可惜水玉姿,下与瓦砾亲。

吾子泮林旧,文采含青春。

江湖挹馀波,谓此席上珍。

方正自温润,玉德如其人。

潦倒竟何用,厚德山岳均。

愧非笔札才,不堪演丝纶。

三召已三逐,琬琰甘猥尘。

抆拭置前列,濯以天汉津。

斯文傥未丧,六经要铺陈。

大易伏羲祖,春秋丘明臣。

琢磨三益友,几案增日新。

定非注虫鱼,与世书凤麟。

形式: 古风 押[真]韵

翻译

学习道理原本就是清贫的,积累的财富怎能用来求富?
我生活简朴,没有多余的东西,有了反而怕牵累自己。
像公子般抱持着坚定的信念,如同帝者般怀有仁爱之心。
可惜了你如水如玉的资质,却要与瓦砾亲近。
你曾是泮林的旧识,才华横溢,充满青春活力。
在江湖中,你的才华如同余波,被视作宴席上的珍宝。
你的品性正直且温润,如同美玉,你的品德与人相符。
即使困顿落魄,你的深厚德行也如同山岳一般崇高。
遗憾的是,我没有文学才能,无法发挥你的才华。
三次被召见,三次被驱逐,你甘愿如美玉沉沦于尘埃。
擦拭你的光芒,使之置于显眼位置,用天河之水洗净你的光辉。
如果文风尚未丧失,那么六经就要由你来阐述。
伏羲是《易经》的开创者,你如同孔子在《春秋》中的地位。
你像三位益友一样,不断磨砺自我,使学问日新月异。
你绝非仅为注解虫鱼之人,而是世间凤麟般的才子。

注释

屡空:屡次空虚,指清贫。
贫:贫穷。
长物:多余的东西。
累身:牵累身体。
公子伯:比喻坚定信念的人。
帝者仁:像帝王一样仁慈。
水玉姿:形容人的资质纯洁如玉。
瓦砾:比喻低微或无价值的事物。
泮林:古代学府。
文采含青春:才华出众,充满青春活力。
挹:汲取。
温润:温和而有光泽。
玉德:美德如玉般纯净。
潦倒:困顿落魄。
厚德:深厚的德行。
六经:儒家经典。
大易:《易经》。
伏羲:中国古代神话中的始祖。
丘明:孔子弟子,著有《左传》。
琢磨:磨炼、提升。
凤麟:凤凰和麒麟,象征吉祥和贤良。

鉴赏

这首诗作于宋代,由诗人李石所撰,名为《谢冯济远惠端砚》。从其内容来看,诗中充满了对古典文化的尊崇与向往,以及对于友情和学问的珍视。

“学道本屡空,所积岂为贫。”开篇即表达了一种超脱物质、追求精神财富的心境。接着,“我生无长物,有辄恐累身。”诗人表明自己不愿被世俗之物所羁绊,担心过多的物欲会成为自己的负担。

“挟块公子伯,陶土帝者仁。”这里引用了古代圣人的故事,借以表达对远古圣君的敬仰。紧接着,“可惜水玉姿,下与瓦砾亲。”诗人感叹自己虽具才华却不被世人所识,像珍贵的水玉与普通的石头无异。

“吾子泮林旧,文采含青春。”这里诗人自称为“吾子”,表明自己的文学素养和才能如同古代名士一般。接着,“江湖挹馀波,谓此席上珍。”则是说诗人的才华如同江湖中的波澜,令人珍视。

“方正自温润,玉德如其人。”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品格高尚者的赞美,他们的品质如同美玉,温润而光滑。紧接着,“潦倒竟何用,厚德山岳均。”则是在感叹尽管有才华,但如果不能发扬光大,也就如同山岳中的水流,最终归于平淡。

“愧非笔札才,不堪演丝纶。”诗人谦虚地表示自己虽然不及古代文学巨匠,却仍旧希望能够贡献自己的绵薄之力。紧接着,“三召已三逐,琬琰甘猥尘。”则是说诗人经历了多次的召用和放弃,但他对文学的热情从未减退,如同琬琰(一种香料)的芬芳始终不减。

“抆拭置前列,濯以天汉津。”这里诗人通过比喻表达了自己希望将自己的作品摆放在前列,并且愿意像古代圣贤一样,让自己的名字流传千古。紧接着,“斯文傥未丧,六经要铺陈。”则是说尽管时代变迁,但文学的精神依旧不失,需要继续发扬光大。

“大易伏羲祖,春秋丘明臣。”这里诗人提到了两大先贤——《易经》的创立者伏羲和《春秋》的作者孔子。紧接着,“琢磨三益友,几案增日新。”则是在表达对古代文化的不断探索和学习,以及对于朋友间相互砥砺、共同进步的美好愿景。

“定非注虫鱼,与世书凤麟。”最后,诗人表示自己不愿成为只会追逐世俗功名的人,而是希望像凤麟一样,在文学的世界中留下自己的名字。

收录诗词(518)

李石(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少负才名,既登第,任大学博士,出主石室,就学者如云。蜀学之盛,古今鲜俪。后卒成都,时作山水小笔,风调远俗。卒年七十外

相关古诗词

谢杨寿卿送双鸭用香木拄杖韵

我家群鸡真似木,君家双鸭重如玉。

情知此物不敢烹,未忍戛羹求剩馥。

传闻深村水田里,翠羽成群蔽溪谷。

乔仙两舄不用多,尺纸长须慰幽独。

墙头瓠壶舍下笋,唤作蒸鹅烹健犊。

前时馋客错欢喜,益水添薪费煎促。

主人此外北窗风,饭后乳瓯初睡足。

形式: 古风

谢杨寿卿惠香木拄杖

夜郎溪中七香木,长身一握如紫玉。

向来蛮村已自奇,耻与龙涎斗馀馥。

誓将膂力奉君子,度越山岩走穷谷。

夫君得此不自珍,要当助我扶衰独。

忆昨与君骑竹马,健力随群走黄犊。

看看四十老形具,此物胡为苦催促。

世间行险岂吾徒,且卧方舟同结足。

形式: 古风

感事(其九)

近日江西将,常兵已骇闻。

不知蜂虿陈,敢抗虎貔军。

形式: 五言绝句 押[文]韵

携子孙到四明洞节叙有感

四明本山名,与洞屹相向。

取山以名洞,足以迎景贶。

我非济时才,香火三遣放。

再为玉局吏,圣恩覃旷荡。

有如鉴湖乞,均逸江海上。

圆也如乃翁,历历耗心匠。

三径同蒋诩,五柳比元亮。

一日培壅力,百年基址壮。

桃李遵旧蹊,松竹缘叠嶂。

林花拂朝晴,山鸟激清响。

园人收果实,夏秋各有饷。

谁云橐驼种,已有猢孙藏。

翁前携客来,未免策拄杖。

崎岖到洞门,衰病筋力彊。

洞中亦虚白,喜气含万象。

俎豆具仓猝,一杯复一唱。

山果与山花,足以备清赏。

杯盘旨味薄,笔墨醉语妄。

醉中忽抬眼,云巢仍在望。

投杯揽衣起,涕泪立惆怅。

云巢我师友,白玉已黄壤。

相距洞与山,风雨灯烛晃。

有如对床夜,了不隔寻丈。

他日吾子孙,丹青二老像。

草堂洞山间,二老忽来往。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