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通过对比蝇和蜂的行为,以及对苦节与长饥的描述,巧妙地表达了对“师道过严”的讽刺。诗人以“蝇屯偏择秽,蜂聚却因甜”形象地描绘了蝇和蜂的选择性行为,前者趋污避净,后者则对甜味情有独钟,以此暗喻某些人或事物在面对不同情境时的不一致态度。接着,“苦节多成病,长饥为矫廉”两句,进一步揭示了过度坚持原则(苦节)可能导致的负面后果,以及为了维护清廉而长期忍受饥饿的荒谬行为,暗示了对极端行为的批判。
最后,“殷勤谢来意,鱼掌岂能兼”则表达了诗人对于他人善意的感谢,同时也流露出一种无奈和现实的考量——如同鱼掌难以同时满足,追求某些理想状态往往伴随着无法兼顾其他需求的现实困境。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比喻和深刻的哲思,展现了诗人对社会现象的敏锐洞察和独特见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