拟古二十七首(其十)

淳风日浇丧,世道江河流。

倾危售奸欺,笑谈隐戈矛。

得时鼠为虎,失势鹰成鸠。

秦越可骨肉,父子堪仇雠。

天道既漠漠,人事良悠悠。

谁能挽沧溟,一洗生民羞。

形式: 古风 押[尤]韵

鉴赏

这首诗反映了诗人对社会风气和世态炎凉的深刻洞察与忧虑。开篇“淳风日浇丧,世道江河流”描绘了社会风气日渐败坏,道德沦丧的景象,如同江河之水滚滚东流,不可逆转。接着,“倾危售奸欺,笑谈隐戈矛”揭示了在这样的环境中,奸佞之人得以乘机而行,表面上谈笑风生,实则暗藏杀机,比喻他们隐藏着不为人知的险恶用心。

“得时鼠为虎,失势鹰成鸠”通过动物的比喻,形象地展现了权力与地位对人性的影响。在有利的时机下,弱小者如鼠也能成为凶猛的虎,而在失去权势后,强者如鹰却会沦为平凡的鸠。这反映了社会中权力与地位对个体行为的巨大影响,以及人性在特定环境下的复杂变化。

“秦越可骨肉,父子堪仇雠”进一步深化了对人际关系的探讨,指出在利益与权力的驱使下,即使是亲如骨肉的关系也可能变得如同仇敌一般,亲情不再,骨肉相残。这种描述揭示了社会风气对人与人之间关系的负面影响。

“天道既漠漠,人事良悠悠”表达了对命运与人为因素交织的感慨,暗示了在强大的社会风气和道德沦丧面前,个人的努力似乎显得渺小无力。最后,“谁能挽沧溟,一洗生民羞”表达了诗人对于改变现状、恢复道德与社会秩序的强烈愿望,但同时也意识到这一任务的艰巨与困难,如同要填满大海,洗净所有人的羞耻感一样,需要巨大的力量和决心。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社会现象的深刻剖析,展现了诗人对当时社会问题的深切关注和对道德重建的渴望,体现了明代文人士大夫对于社会责任和道德理想的思考。

收录诗词(1619)

孙承恩(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拟古二十七首(其十一)

美人生南国,佩服何芳菲。

采芝既盈缬,揽蕙复充帏。

慇勤遗夫君,悃款将有为。

人心靡谅止,众女谗蛾眉。

明明仰先哲,载籍有光辉。

吾义固匪愆,后世定是非。

惟彼古道湮,使我徒伤悲。

形式: 古风

拟古二十七首(其十二)

知人良不易,毁誉多诪张。

人心殊爱憎,众口异雌黄。

叔孙短仲尼,轲谤由臧仓。

欧朱若人言,君子为豺狼。

皎皎明月珠,污泥閟其光。

兰蕙岂不馥,斩刈焉得芳。

世事每错乱,颠倒迷四方。

弃置莫重陈,重陈人心伤。

形式: 古风 押[阳]韵

拟古二十七首(其十三)

孔翠耀文彩,雕笼苦长羁。

冥鸿翔云端,弋者空慕思。

局蹐牛络锦,容与龟曳泥。

洛下叹陆生,东门悲李斯。

无利害岂及,无荣辱焉施。

乃知沮溺流,未可轻瑕疵。

形式: 古风

拟古二十七首(其十四)

幽居悄长夜,孤吟步中庭。

澄澄天宇静,金波淡微明。

众星何历历,八九罗纵横。

仰首望星月,低头念平生。

星月岂不光,无缘表忠诚。

四顾将何依,黯然独伤情。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