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日二首(其一)

屠苏末后不辞饮,七十四人今自希。

筋力明年应更减,诚心忧世久知非。

脾寒服药近方验,风痹经冬势渐微。

得罪明时归已晚,此生此病任人讥。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苏辙所作的《除日二首》中的第一首,表达了诗人对年华老去、身体状况以及对社会现实的感慨。首句“屠苏末后不辞饮”,屠苏是一种传统节日饮品,诗人借屠苏酒暗示岁末的庆祝,但即使如此,他也不再像年轻时那样毫无顾忌地畅饮。次句“七十四人今自希”暗指自己已是高龄,这样的年纪在当时已经不多见,流露出对人生短暂的感叹。

第三句“筋力明年应更减”,诗人担忧随着年龄的增长,体力和精力会进一步衰退,这反映了他对衰老的忧虑。接着,“诚心忧世久知非”表达出诗人对社会现实的深深忧虑,他知道自己的力量有限,但仍尽力关心世事,却又感到力不从心。

“脾寒服药近方验”表明诗人可能患有脾胃方面的疾病,通过服药有所改善,这既是实写身体状况,也是隐喻对生活的调养。“风痹经冬势渐微”则描述了冬季风痹症状有所减轻,暗示病情有所好转。

最后两句“得罪明时归已晚,此生此病任人讥”,诗人意识到自己在政治上可能已经犯下错误,即使想要改正也为时已晚,他坦然接受命运的安排,任凭他人批评他的生活和健康状况。整首诗情感深沉,既有对个人衰老的感慨,又有对社会现实的忧虑,展现了诗人的责任感和无奈。

收录诗词(1852)

苏辙(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汉族。嘉祐二年(1057)与其兄苏轼同登进士科。神宗朝,为制置三司条例司属官。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出为河南推官。哲宗时,召为秘书省校书郎。元祐元年为右司谏,历官御史中丞、尚书右丞、门下侍郎因事忤哲宗及元丰诸臣,出知汝州,贬筠州、再谪雷州安置,移循州。徽宗立,徙永州、岳州复太中大夫,又降居许州,致仕。自号颍滨遗老。卒,谥文定。唐宋八大家之一,与父洵、兄轼齐名,合称三苏

  • 字:子由
  • 籍贯:眉州眉山(今属四川)
  • 生卒年:1039—1112年

相关古诗词

除夜

老去不自觉,岁除空一惊。

深知无得丧,久已罢经营。

黄卷讥前失,清樽借后生。

何年遂疏懒,伏腊任躬耕。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除夜二首(其二)

七十三年客,相从尚几年。

西方他日事,东鲁一经传。

渐解平生缚,初安半夜禅。

纷纷争夺际,何意此心全。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

除夜二首(其一)

年年赋除夜,一赋一衰残。

家有三斗酿,春馀半月寒。

鸡豚不改旧,邻里自相欢。

元日应无客,萧然不著冠。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寒]韵

除夜会饮南湖怀王巩

岁晚城东故相家,夜听帘外落琼花。

醉眠东阁银釭暗,起视中庭风竹斜。

鲁酒近来无奈薄,秦筝别后苦闻誇。

思君倦对空陂饮,归去纷如日莫鸦。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麻]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