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作茅斋成有诗次其韵

鬋予会到冈,心休境自适。

丈室居士家,环堵儒者宅。

常令小博山,一种袅馀碧。

燕雀来贺否,应笑檐牖窄。

跬步是清溪,间可就泉石。

庭花秋娟娟,窗月夜寂寂。

灯火亦可亲,隐几对方册。

不为寒辍冬,穷居忌矫激。

可大亦可小,人或未知识。

戏问广厦人,谁思万里客。

形式: 古风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位文人隐居生活的情景。诗人刘摰在冈上建造了一座茅斋,内心宁静,环境自得其乐。室内布置简朴,充满书卷气,宛如儒者之家。他时常点燃一缕轻烟,与周围的碧绿相映成趣。燕雀前来祝贺,或许会笑他的居所过于狭小。

茅斋旁有清溪相伴,可以亲近自然,享受泉水和岩石之美。秋季的庭花娇艳,夜晚的明月静谧,灯火温暖,与书籍相伴,生活简单而温馨。诗人强调即使在寒冷的冬天也不应过于矫饰,穷居时更应保持内心的平和。他以“可大可小”表达了生活的多样性和内在的自由,提醒人们可能并未完全理解这种生活哲学。

最后,诗人戏问那些居住在宽敞大厦中的人,是否有人能理解并怀念远方的旅人。这不仅反映了他对隐居生活的热爱,也流露出对社会现状的反思,以及对心灵自由的向往。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邃的思考,展现了诗人独特的审美情趣和人生哲学。

收录诗词(249)

刘摰(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清明后一日下沙

微风吹□幸阴晴,笑侧吟鞭十里行。

时节早蚕生谷雨,人家新火接清明。

衮衣犊鼻均无物,篱鴳云鹏各有情。

欲挹浮丘挽春驭,尊罍定得泻东瀛。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三老堂

三老非隐者,乡里道义人。

缔交何绸缪,白首情益亲。

进退小或异,归于重其身。

逸老田北效,筑堂北溪上。

野拙彼二老,招迹日俱往。

幽泉弄清泠,平野得遐旷。

谓近隔城市,谓远非山林。

青岑落尊酒,白云贮衣襟。

岁月付清醉,志蕴还长吟。

颓俗可以敦,媮风为之重。

人生苦飘忽,事往真幻梦。

但闻三人墓,萧萧木已拱。

朅来抚陈迹,春衣吹我衣。

墙边见残萼,屋角悬斜晖。

雍琴感今昔,辽鹤惊是非。

世故无足言,徘徊坏墙下。

思人爱树木,况此岿然者。

子孙固无忘,又将告里社。

形式: 古风

石棋局

坚平宜荷明堂柱,方洁当函玉牒书。

且拂尘埃伴君坐,一枰相与寄清虚。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鱼]韵

句(其一)

杳杳三韩国,煌煌二使星。

海神无横暴,天子有威灵。

形式: 押[青]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