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叹寒儒,谩读书,读书须索题桥柱。题柱虽乘驷马车,乘车谁买《长门赋》?且看了长安回去!
这首元曲《拨不断》是马致远的作品,表达了对寒儒读书无用的感慨。"叹寒儒,谩读书",诗人叹息那些贫穷的书生徒然苦读,"读书须索题桥柱",比喻他们希望通过科举考试像题写在桥柱上的诗句那样,期待被君王赏识。然而,"题柱虽乘驷马车,乘车谁买长门赋",暗示即使能入仕,也未必能得到施展才华的机会,如同司马相如的《长门赋》虽华丽,却未能挽回陈皇后失宠的命运。最后,诗人以"且看了长安回去"作结,意指寒儒们只能暂时离开京城,面对现实,流露出一种无奈和失落的情绪。整首诗寓言深刻,揭示了当时社会对读书人的冷遇和科举制度的局限性。
不详
晚号“东篱”),汉族,另一说(是河北省东光县马祠堂村人,号东篱,以示效陶渊明之志)。他的年辈晚于关汉卿、白朴等人,生年当在至元(始于1264)之前,卒年当在至治改元到泰定元年(1321—1324)之间,与关汉卿、郑光祖、白朴并称“元曲四大家”,是我国元代时著名大戏剧家、散曲家
酒杯深,故人心,相逢且莫推辞饮。君若歌时我慢斟,屈原清死由他恁。醉和醒争甚?
美貌娘,名家子,自驾着个私奔车儿。
汉相如便做文章士,爱他那一操儿琴,共他那两句儿诗。
也有改嫁时。
绿鬓衰,红颜改,羞把尘容画麟台。
故园风景依然在;三顷田,五亩宅,归去来。
酒旋沽,鱼新买,满眼云山画图开。清风明月还诗债。本是个懒散人,又无甚经济才,归去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