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元代马钰的《十报恩》是一首表达对师恩深重感激之情的道教诗歌。诗人以山侗(可能指修炼者或山中修行之人)的视角,描绘了修炼过程中的景象和感受。
首句“山侗八愿报师恩”,直接表达了对师尊的深深敬意和报答之心,八愿可能是指修行者对师父的八种愿望或承诺,如虔诚、忠诚、精进等。
“返覆阴阳仗炼烹”一句,暗示了修炼者在阴阳之道中反复锤炼,如同烹饪一般,将身心投入其中。
接下来两句“火降水升抛雪浪,龙吟虎啸发雷声”,运用生动的比喻,描绘了修炼过程中火焰与水汽交融,如同抛洒雪浪,以及内在力量的勃发,象征着修炼者的内心激荡和修为提升。
“玉炉瑞雪重重结,金鼎祥光霭霭生”进一步描绘了修炼环境的神圣与祥瑞,玉炉象征洁净无暇,瑞雪则代表高洁;金鼎则寓示着智慧与力量,祥光则是修行成就的显现。
最后两句“无价丹成无老死,长生路上法身轻”,是修行者对最终目标的向往,即通过修炼获得无价之宝——长生不老丹,从而在修行的道路上法身轻盈,摆脱生死束缚。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道教修炼为背景,表达了对师恩的感恩和对长生之路的追求,语言形象生动,富有哲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