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溪

意行跋玉骢,高陟法华顶。

西寻野溪幽,东眺明湖影。

竹径既曲折,烟村亦僻静。

梅英贴流水,松涛响峻岭。

高墅早颓废,张园复荒冷。

都无百年久,寂寥非昔境。

何怪指辇道,旧迹人莫省。

形式: 古风

鉴赏

此诗《西溪》由清朝诗人弘历所作,描绘了一次漫步于自然之中的旅程。诗中以“意行跋玉骢,高陟法华顶”开篇,以马蹄踏雪,攀登至法华山顶的景象,营造出一种悠然自得的氛围。随后,“西寻野溪幽,东眺明湖影”,诗人沿着蜿蜒的溪流向西探寻,同时向东眺望明镜般的湖面,展现了大自然的宁静与美丽。

接着,“竹径既曲折,烟村亦僻静”,竹林小径曲曲折折,烟雾缭绕的村庄显得格外宁静,进一步渲染了诗中的隐逸之感。诗人继续描绘沿途的景致:“梅英贴流水,松涛响峻岭”,梅花点缀在清澈的溪水旁,松树的涛声在陡峭的山岭间回荡,生动地展现了冬日山林的生机与韵律。

然而,随着“高墅早颓废,张园复荒冷”的描述,诗人的笔触转向了对过往繁华的追忆与感慨。曾经的高大别墅早已破败,昔日的张园也变得荒凉冷清,表达了对时间流逝、世事变迁的深深感叹。“都无百年久,寂寥非昔境”,短短数句,道尽了物是人非的沧桑与无奈。

最后,“何怪指辇道,旧迹人莫省”,诗人以疑问的语气指出,面对如此变化,人们或许会感到奇怪,但又难以找到往日的痕迹,表达了对历史变迁的深刻洞察与思考。整首诗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与深沉的历史反思,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以及对人生哲理的深刻理解。

收录诗词(16536)

弘历(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三月十一日作是日为孝贤皇后三周忌辰兹以恭奉皇太后南巡不得亲至静安庄酹酒虽预祭以伸哀更临期而馀痛北云遥望七字因成

独旦歌来三忌周,心惊岁月信如流。

断魂恰值清明节,饮恨难忘齐鲁游。

岂必新琴终不及,究输旧剑久相投。

圣湖桃柳方明媚,怪底今朝祗益愁。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登北高峰极顶

南北两高峰,北胜南姑舍。

适际天气佳,峰头一驻马。

琅霄拂仙籁,吴山皆在下。

江海一杯水,向我眼前泻。

涤尽万虑尘,何有閒愁惹。

巡檐古作无,曲高和者寡。

形式: 古风 押[马]韵

冉至韬光题壁

前日坐韬光,观海穷境远。

今日登高峰,韬光又平坦。

以此识万理,进界无止满。

徒爱境致幽,辄复纡画䍐。

岚翠度重重,径险遵踠踠。

山鸟及山花,夹道纷不断。

松翻绿云涛,竹带碧琅粉。

不历百磴艰,安知十里近。

山僧纵惯经,和南笑而莞。

形式: 古风

云林寺二十韵

灵隐古禅林,佳称乃自今。

佛原泯名象,天与辟幽深。

奇绝惊初见,清閒试重寻。

峣峦先陟顶,静室一开襟。

自内尤综要,居高总照临。

澄怀参月相,对面赏云岑。

稍憩尘中迹,聊清物表心。

冷侵泉漱玉,静听涧调琴。

乍启玲珑窍,凭吹金石吟。

呼猿时踔洞,招鹤早鸣阴。

辨茗传初火,攀松验五针。

洞天穷窈窕,乳窦注渟涔。

路尽忽开豁,岩攒复郁森。

线光常漏日,鸟道欲扪参。

丹閟仙人灶,草生王母簪。

栖嵓錾龙象,镇海恊祥祲。

萝薜蒙櫹蔚,云霞护嵂嵚。

认峰垂羽翼,续句美球琳。

谁识西来意,徒嗤门外音。

便当旋翠跸,无逸以为箴。

形式: 排律 押[侵]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