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笑令.咏古七首(其五)刘丽华

通波亭畔风日清,会稽王子愁经行。

中流佚女遘烟舫,波光脸态交盈盈。

风吹裙带红丝缠,箜篌歇拍声声颤。

西轩夜静月又低,春条为尔歌宛转。宛转。羞相见。

月白风清人婉娈。洛灵罗袜来波面。

良夜随郎游衍。小婢箜篌歌又颤。徙倚春流都遍。

形式: 词牌: 古调笑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江南水乡风情画卷。诗中的“通波亭畔风日清”,开篇即营造出一种清新宁静的氛围,仿佛让人置身于一个远离尘嚣的世界。接着,“会稽王子愁经行”一句,巧妙地将人物引入画面,增添了几分情感色彩。

“中流佚女遘烟舫,波光脸态交盈盈”两句,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女子与船只在水面相遇的情景,波光粼粼映照着女子的脸庞,充满了和谐与美感。“风吹裙带红丝缠,箜篌歇拍声声颤”则进一步描绘了女子轻盈的动作和音乐的美妙,红丝裙带随风飘动,箜篌的乐声悠扬而动听。

“西轩夜静月又低,春条为尔歌宛转”将时间推进至夜晚,月影低垂,春草轻摇,仿佛在为女子的歌声伴奏,整个场景更加温馨浪漫。最后,“宛转。羞相见。月白风清人婉娈。洛灵罗袜来波面。良夜随郎游衍。小婢箜篌歌又颤。徙倚春流都遍。”以“宛转”、“羞相见”等词句,表达了人物之间微妙的情感交流,月光、微风、婉约的人儿、洛水之上的罗袜、以及随风游荡的良夜,构成了一幅完美的画面,充满了诗意和情感的深度。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江南水乡的独特魅力,以及人物之间细腻的情感交流,是一首富有意境和情感深度的佳作。

收录诗词(1701)

陈维崧(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骈文作家。清初诸生,康熙十八年(1679)举博学鸿词,授翰林院检讨。54岁时参与修纂《明史》,4年后卒于任所

  • 字:其年
  • 号:迦陵
  • 籍贯:宜兴(今属江苏)
  • 生卒年:1625~1682

相关古诗词

调笑令.咏古七首(其六)蔡家娘子

西堂花茵侬好持,此间风月堪咏诗。

溢奴小儿若冰雪,紫缓绿酒饶神姿。

竟陵判司大懊恼,夜寒空馆眠难好。

翠簪腻滑促传觞,口吃微闻唤鸾老。鸾老。头脑好。

善谑群真堪绝倒。夜寒空馆人声悄。

地下为欢须早。南邻娘子翘翘小。共泛玻璃清醥。

形式: 词牌: 古调笑

调笑令.咏古七首(其七)瑶芳公主

槐安贵主名瑶芳,秾春游戏摇鸣珰。

相牵贪看石延舞,寺前暗调淳于郎。

兰摧玉折一何苦,青春又葬同昌主。

淮南裨将惯酒悲,恸哭繁华黯无语。无语。奈何许。

忆在寺门魂暗与。布衣真尚瑶芳主。

一霎日斜归去。大槐安国飞红雨。肠断旧游何处。

形式: 词牌: 古调笑

点绛唇.咏枕

忆得年时,红绵妆叠红蕤滟。

笙囊绿掩,浓笑钗痕闪。说尽山盟,不料巫云敛。

残荷燄,斜铺楚簟,多了啼红点。

形式: 词牌: 点绛唇

女冠子.本事二首(其一)

黄絁剪就,慵上鸳机刺绣。镇葳蕤。

水绿青溪庙,花红白石祠。

愔愔春似梦,漠漠雨如丝。仙洞胡麻熟,有谁知。

形式: 词牌: 女冠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