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池春草

暖积龙池绿,晴连御苑春。

迎风茎未偃,裛露色犹新。

苒苒分阶砌,离离杂荇蘋。

细丛依远渚,疏影落轻沦。

迟引萦花蝶,偏宜拾翠人。

那怜献赋者,惆怅惜兹辰。

形式: 排律 押[真]韵

翻译

温暖积累在龙池中使水草更绿,晴朗连着皇家园林春意盎然。
迎着风茎叶未曾低垂,沾着露水颜色依然清新。
渐渐地蔓延到台阶和石砌上,繁密地混杂在荇菜和蘋草之间。
细小的丛生植物依傍着远方的小洲,稀疏的影子落入轻微的波纹中。
慢慢地引导着围绕花朵的蝴蝶,特别适合那些捡拾翠绿玩意的人。
哪里会怜悯那些呈献诗赋的人呢,他们惆怅地惋惜这美好的时光。

注释

暖积:温暖积累。
龙池:皇家园林中的池塘。
晴连:晴朗连接。
御苑:皇家园林。
春:春天,此处指春意。
迎风:面对风。
茎未偃:茎叶没有倒下。
裛露:沾湿露水。
色犹新:颜色仍然新鲜。
苒苒:渐渐地,慢慢延伸的样子。
分阶砌:分布在台阶和石砌上。
离离:繁密的样子。
杂:混杂。
荇蘋:两种水生植物,这里泛指水边植物。
细丛:细小的丛生植物。
依:依靠,依傍。
远渚:远处的小洲。
疏影:稀疏的影子。
落:落入。
轻沦:轻微的波纹。
迟引:缓慢地吸引。
萦:环绕。
花蝶:花朵周围的蝴蝶。
偏宜:尤其适合。
拾翠人:游玩采摘的人,古代常指女子游春活动。
那怜:哪里会怜悯。
献赋者:呈献诗赋的人,古代文人以诗文求仕或表达情怀。
惆怅:失意,伤感。
兹辰:这个时刻,此处指眼前的春日时光。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机勃勃的春日景象,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展现了诗人对美好时光的珍惜和留恋。

“暖积龙池绿,晴连御苑春。”两句开篇,就以温馨的笔触勾勒出初春时节龙池周围的景致,水面上的绿意与阳光下的皇家园林相互辉映,展现了生机盎然的春天气息。

“迎风茎未偃,裛露色犹新。”诗人细腻地描绘着草尖在微风中轻轻摇曳,而露水依旧保持着晶莹剔透的新鲜感,显示了对自然之美的深刻观察。

“苒苿分阶砌,离离杂荇蘋。”这里的“苒苿”指的是草丛,“阶砌”则是台阶边缘,这两句描绘出了草木间的层次和生长的繁盛,以及它们在园中阶梯旁杂乱生长的情景。

“细丛依远渚,疏影落轻沦。”诗人继续以细腻笔触,勾勒出远处溪流边小丛草木依附其间,而阳光透过树梢投下斑驳的影子,伴随着轻柔的水声。

“迟引萦花蝶,偏宜拾翠人。”这里,“迟引”意味着悠然自得地观赏,“萦花蝶”则是指蝴蝶在花间飞舞不息。诗人认为这样的美好景象特别适合那些喜欢拾取翠绿草叶的人,暗示了对自然之美的珍爱和细心体会。

“那怜献赋者,惆怅惜兹辰。”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能够欣赏到如此美景的幸运感到庆幸,同时也流露出对时间易逝的惆怅之情,表现出了珍视时光的态度。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精致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对于自然美景的深刻感悟,以及对于美好时光不舍昼夜的复杂情怀。

收录诗词(1)

万俟造(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入朝洛堤步行

脉脉广川流,驱马历长洲。

鹊飞山月曙,蝉噪野风秋。

形式: 五言绝句 押[尤]韵

从驾闾山咏马

桂香尘处减,练影月前空。

定惑由关吏,徒嗟塞上翁。

形式: 五言绝句 押[东]韵

王昭君

玉关春色晚,金河路几千。

琴悲桂条上,笛怨柳花前。

雾掩临妆月,风惊入鬓蝉。

缄书待还使,泪尽白云天。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

江王太妃挽歌

黄鹤悲歌绝,椒花清颂馀。

埃凝写邻镜,网结和扉鱼。

银消风烛尽,珠灭夜轮虚。

别有南陵路,幽丛临叶疏。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鱼]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