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上早秋

节次韶华若水流,百年又去一年秋。

闲将白眼看浮世,不意微霜上黑头。

合浦明珠非所贵,茅君真诀定行求。

沧浪浩荡无边岸,且纵灵槎遍十洲。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鉴赏

这首诗《江上早秋》由明末清初诗人高俨所作,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早秋时节江面上的景象与诗人内心的感受。

首句“节次韶华若水流”,以流水比喻时间的流逝,形象地表达了岁月如梭,时光易逝的主题。接着,“百年又去一年秋”进一步强调了时间的不可逆转性,暗示着生命在时间的长河中逐渐消逝。

“闲将白眼看浮世”一句,诗人以一种超然的态度观察世间万象,表现出对现实世界的淡泊与冷静。而“不意微霜上黑头”则揭示了岁月无情,即使在年轻时也难以避免衰老的自然规律。

“合浦明珠非所贵,茅君真诀定行求”两句,诗人借用了合浦珠还的典故,表达了对珍贵事物的追求与珍惜,同时也暗示了对某种精神或智慧的渴望。这里“茅君真诀”可能指的是某种隐秘的知识或修行之道。

最后,“沧浪浩荡无边岸,且纵灵槎遍十洲”描绘了一幅广阔无垠、神秘莫测的画面。诗人似乎在想象中乘着灵槎(传说中的神舟)游历于十洲之上,表达了对未知世界的好奇与向往,同时也流露出一种超脱世俗、追求心灵自由的精神境界。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早秋景色的描绘,以及诗人内心情感的抒发,展现了对时间、生命、自然和精神追求的深刻思考,语言优美,意境深远。

收录诗词(12)

高俨(明末清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春晴郊行适逢陆生见过

村边行乐在晴新,款款藤枝得得春。

几处花心红抱蝶,隔山泉眼白看人。

身闲欲狎渔樵侣,地僻还惊车马尘。

狂喜相呼过路讶,焉知皮陆旧交亲。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十六夜同谢伯子过庞公右云山馆待月得两席罢成诗

散酌山杯笑几人,缓寻村馆得幽新。

松于密处鸟生梦,月不明时天失真。

隔岭潇潇来薄雨,前溪皛皛似侵晨。

物情应节催心老,所学都成过眼尘。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因乱移家后至佛山假居梁冰甫楼馆

潦倒馀生事可哀,一身经乱几千回。

未能拔宅成仙去,又自慵春入市来。

亲友雅情频过语,竹梅凉荫晚兴杯。

贫居举眼无他物,惟有檐峰助咏才。

形式: 古风 押[灰]韵

秋夜独坐对月却成(其一)

广汉无尘独坐中,桂枝摇影上林东。

渐分杯茗泉花洁,即照关河雁路通。

到夜盈亏原是定,逢时观赏莫教慵。

南华一会蒙庄叟,别有心期与物同。

形式: 七言律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