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遇十八首(其十七)

东家桃李颜,日日登墙笑。

西第宴歌钟,往来皆权要。

北里习化居,青蚨走相召。

谁识南山南,松风答长啸。

形式: 古风 押[啸]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四个不同的场景,展现了明代末期至清代初期社会生活的多样性与复杂性。首先,"东家桃李颜,日日登墙笑",以桃李比喻年轻貌美的女子,生动地描绘了她们在春日里如同桃花般绽放的青春活力,以及她们在围墙之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乐观态度。

接着,"西第宴歌钟,往来皆权要",转向了贵族或有权势者的聚会场所。宴会中,音乐与歌声交织,显现出权力阶层的奢华生活和社交活动的频繁。这里的“权要”指的是拥有政治、经济等重要权力的人物,他们的活动往往影响着社会的走向。

随后,“北里习化居,青蚨走相召”,描述的是市井中的生活景象。北里可能是指繁华的商业区或娱乐场所,这里的人们追求物质享受,通过货币(青蚨,古代的一种货币单位)来满足各种需求,反映了当时社会中不同阶层的生活状态。

最后,“谁识南山南,松风答长啸”,将视角转向自然与隐逸之士。南山南可能象征着远离尘嚣的自然环境,松风与长啸则寓意着自由自在、超脱世俗的精神追求。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于自然美景与内心宁静的向往,以及对那些能够摆脱世俗束缚、追求精神自由之人的敬仰。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四个场景的对比,展现了明代末期至清代初期社会的多元面貌,从贵族的奢华生活到市井的热闹景象,再到自然与隐逸的追求,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复杂性和人们对于不同生活方式的探索与思考。

收录诗词(949)

陈子升(明末清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感遇十八首(其十八)

炎汉昔中圮,伤哉巨滔天。

浸淫及缙绅,冠履纷倒颠。

诗书附瞋目,舆隶高比肩。

逐臭沧海畔,攫金都市前。

何意鹓与鸾,化为鹰与鹯。

平生九鼎重,蜕弃如蛇蝉。

遂满抢攘气,宁馀仁义田。

空令独行士,愁望盈荒烟。

濯濯严光濑,垂竿方洒然。

形式: 古风 押[先]韵

思旧诗(其一)

丹山串文羽,华井骈高叶。

胶漆畴与期,幸迩乃终浃。

显允北正裔,曩臻南园业。

偶席推儒珍,偕佩蹇童韘。

同心肇有言,齐策得所挟。

形式: 古风

思旧诗(其二)

挟策贵能共,诵读相与研。

崇情排末流,蕴志慕古先。

揣摩慎双爵,亦已绝韦编。

赋心合綦组,丽则俦扬班。

气越千亩根,思漂百丈泉。

形式: 古风

思旧诗(其三)

泉流惟源浚,亹亹克声闻。

灵镛警逖峰,含珠纳飞晕。

讵知榆枋抢,愿恣天地运。

所与四海贤,荡鄙复袪吝。

惠而能好我,不绝瑶华问。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