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和受图温洛应制

八神扶玉辇,六羽警瑶溪。

戒道伊川北,通津涧水西。

御图开洛匮,刻石与天齐。

瑞日波中上,仙禽雾里低。

微臣矫羽翮,抃舞接鸾鹥。

形式: 排律 押[齐]韵

翻译

众神护佑着帝王的玉车,六只仙鹤在美玉般的溪边警戒。
道路戒备森严于伊河之北,渡口畅通无阻位于山涧西侧。
皇图展开在洛阳的宝库中,石碑雕刻的功绩可与天齐。
吉祥的太阳从波光中升起,神鸟在云雾中低飞。
微小的臣子我振翅欲飞,欢欣鼓舞迎接帝王的驾临。

注释

八神:指众多的神灵。
扶:护佑,扶持。
玉辇:帝王乘坐的华丽车辆。
六羽:指六只仙鹤,古代常作为神仙的坐骑或侍从。
瑶溪:美丽的溪流,形容溪水清澈如瑶玉。
戒道:清道,清理道路,确保安全通行。
伊川:指伊河,流经河南的一条河。
北:方位,此处指伊河以北。
通津:畅通的渡口或航道。
涧水:山间的溪流。
西:方位,此处指涧水以西。
御图:皇帝的图籍,这里可能特指皇室宗谱或疆域地图。
洛匮:洛阳的仓库或藏书之地,洛阳为古都,代表皇权中心。
刻石:刻有文字或图案的石碑,常用于记载重大事件或功绩。
与天齐:比喻功绩之大,可与天比高。
瑞日:吉祥的太阳,象征帝王或盛世的光辉。
波中上:从波光粼粼的水面升起,描绘出辉煌的景象。
仙禽:神话中的神鸟,象征吉祥。
雾里低:在云雾缭绕中低飞,增添神秘与祥和的氛围。
微臣:地位低微的臣子,自谦之词。
矫羽翮:矫健的翅膀,比喻振奋精神准备行动。
抃舞:欢欣鼓舞,跳舞庆祝。
接鸾鹥:迎接帝王的车驾,鸾鹥通常指代帝王的车马或随行的神鸟。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仙境图景,充满了神奇与庄严的气氛。"八神扶玉辇,六羽警瑶溪",开篇即刻画出一幅天界场景,八位神灵侍立在玉制的车 辆旁,而有六只仙鸟守护着璀璨闪烁的溪流。这些细节营造了一个超凡脱俗的世界。

接着"戒道伊川北,通津涧水西",诗人描述了一条神秘的道路或路径,它位于某个川的北面,并且穿越了一个名为“通津”的渡口,流向西方。这里的“戒道”可能意味着进入这个仙境之前需要有所警醒或准备。

"御图开洛匮,刻石与天齐"则表明有一幅由神或帝王所绘制的地图或图谱,被珍藏在一个名为“洛匮”的宝库中,而诗中也提到了刻画于石头上的文字,与天地同齐,这不仅是对艺术的赞美,也反映了古人对于宇宙秩序与天命的崇敬。

"瑞日波中上,仙禽雾里低"描绘了一幅祥瑞的景象,阳光洒落在水面,形成波纹,而仙禽则隐藏在薄雾之中,显得既神秘又低调。

最后两句"微臣矫羽翮,抃舞接鸾鹥",诗人以谦逊的口吻自称“微臣”,并形容自己装扮成有翼的仙者,随着音乐起舞,与那些高飞的神鸟(鸾鹤)相连接。这里的“我”已然超脱凡尘,达到了一种与天界交流的境界。

整首诗通过对仙境景象的描绘,以及诗人自身灵魂与自然、宇宙和谐共生的表达,展现了古代中国文学中对于神仙世界的向往,以及个人与宇宙合一的哲学思考。

收录诗词(1)

牛凤及(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方响歌

乐中何乐偏堪赏,无过夜深听方响。

缓击急击曲未终,暴雨飘飘生坐上。

铿铿铛铛寒重重,盘涡蹙派鸣蛟龙。

高楼漏滴金壶水,碎电打著山寺钟。

又似公卿入朝去,环佩鸣玉长街路。

忽然碎打入破声,石崇推倒珊瑚树。

长短参差十六片,敲击宫商无不遍。

此乐不教外人闻,寻常只向堂前宴。

形式: 古风

琵琶行

何人斸得一片木,三尺春冰五音足。

一弹决破真珠囊,迸落金盘声断续。

飘飘飖飖寒丁丁,虫豸出蛰神鬼惊。

秋鸿叫侣代云黑,猩猩夜啼蛮月明。

潏潏汩汩声不定,胡雏学汉语未正。

若似长安月蚀时,满城敲鼓声噒噒。

青山飞起不压物,野水流来欲湿人。

伤心忆得陈后主,春殿半酣细腰舞。

黄莺百舌正相呼,玉树后庭花带雨。

二妃哭处山重重,二妃没后云溶溶。

夜深霜露锁空庙,零落一丛斑竹风。

金谷园中草初绿,石崇一弄思归曲。

当时二十四友人,手把金杯听不足。

又似贾客蜀道间,千铎万磬鸣空山。

未若此调呦呦兮啁啁,嘈嘈兮啾啾。

引之于山,兽不能走。吹之于水,鱼不能游。

方知此艺不可有,人间万事凭双手。

若何为我再三弹,送却花前一尊酒。

形式: 古风

题朝阳岩

蹑石攀萝路不迷,晓天风好浪花低。

洞名独占朝阳号,应有梧桐待凤栖。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齐]韵

奉诏赋蜀主降唐

满城文武欲朝天,不觉邻师犯塞烟。

唐主再悬新日月,蜀王难保旧山川。

非干将相扶持拙,自是君臣数尽年。

古往今来亦如此,几曾欢笑几潸然。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